约3350字。
《鱼我所欲也》教学实录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熟悉了课文,我们试着来把它背一下,不能背的同学也可以看书。
(学生试背课文)
师:有些同学基本上能背下来了,下面大家再把课文自由、放声地朗读一遍,读完后请看大屏幕。
出示幻灯片1:我考考你,你知道吗?
1.孟子在文中提出了怎样的中心论点?是采用的什么方式提出来的?
2.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什么意思?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是什么意思?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和“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
6.作者使用比喻、排比、对比等方法进行论证有什么益处?
7.如果你还有些问题不清楚,不用着急,请把它记下来。(学生小组讨论)
用幻灯片的方式把学生要理解的问题展示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而且教者用了“我考考你,你知道吗”的提问方式,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特别是问题“7”,用了一个“不用着急”来缓解学生紧张的心。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就显而易见了。 □专家点评
生1:我们小组回答第3小题:这句话的意思是:“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
师:大家有没有异议。
生2:没有。
生3:我们小组回答第1题:孟子在文中的主张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4: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
生4:好懂些。
(学生笑)
一个“好懂些”将学生理解“先设喻而后提出论点”的写法的优势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教师引的结果。 □专家点评
师:为什么要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呢?
师:说得好。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