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200个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实录及评析
  |教学目的要求: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涕泪、巫峡、洛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联系诗句理解词语内涵的能力,并体会诗这种体裁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课外搜集资料的过程,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2、让学生经历主动参与的过程,从而理解诗意。
  3、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挖掘出诗的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通过查阅有关杜甫的资料,了解他们生活年代的情况及他们写的其他爱国诗篇,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从而受到爱国教育。
  教学重难点:
  时代久远,让学生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具准备:
  充分预习,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赏析《春望》,感受写作背景:
  师:给同学们上课,老师准备了一首诗作为礼物送给大家,希望同学们喜欢。(课件出示《春望》师配乐深情并茂背诵。简介诗意。)
  (评:教师的朗读给学生做了很好的示范,潜移默化地把学生带入到情景当中。)
  师:听老师诵读你感受到了……(示意学生举手说感受。)
  生:我感受到诗人很忧愁。
  生:我感受到诗人渴望和平,讨厌战争。
  生:我感受到诗人为国家为人民发愁。
  师总结:是啊,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浓浓的爱国情。这位忧国忧民的诗人是谁呢?
  生齐:杜甫。
  (评:让学生通过听,感受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远比教者枯燥的介绍时代背景有效。同时,聊天式的宽松环境,也为接下来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打下了基础。)
  师:你对杜甫了解多少?
  生:他是唐代诗人。
  生:他的字是子美。
  生:他和李白齐名被后人称为“李杜”。
  生: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评:遵循“学生已会的知识教师不讲”的原则,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师: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杜甫的另一首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像老师这样把课题读好。(课件出示课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