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8020字。

  2009级高三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题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I卷(单项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摭拾(zhí)       脂粉(zhī)        屏窒(bǐng)       自艾自怜(aì)
  B.脖颈(jǐnɡ)   宽宥(yòu)       湔雪(jiān)    鼎铛玉石(chēng)
  C.鹰隼(sǔn)      款识(zhì)     圭臬(niè)        怙恶不悛(quān)
  D.否泰(pǐ)     祓除(bá)        颔联(hàn)       春风骀(dài)荡
  2.下列字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发轫     磕绊    蛰居     甄别      冒然行事    
  B.愧怍     纳粹     莽苍     贫瘠      铩羽而归
  C.烟霭     悠邈     缘份     纨绔      锱铢必较
  D.杀戳     敛裾     惬意     肮脏      惹是生非
  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麦当劳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国文化”,为了吸引更多的家庭来聚餐,北京麦当劳把《欢聚麦当劳,共享家庭乐》作为他们的广告主题之一。
  B.在北京、湖南、上海、广州……等地,“爱心家园”每周不间断地组织“助孤、敬老、扶贫”公益活动。
  C.近日,国家有关部门发布报告说,去年开始到今年“五一”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扬25%(包括新房和二手房)。
  D.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在表现现实。在加缪看来,现实是荒诞的;在梵高看来,现实是模糊的;在毕加索看来,现实又是割裂的。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上海世博会金融服务领导小组建立了各行其是、各负其责、紧密配合的世博金融服务工作机制,统一指导和协调检查世博金融服务工作。
  B.双汇的“瘦肉精”有毒生猪肉和在上海发现的“染色馒头”,都曾经堂而皇之地摆在大超市的拒台上,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C.我的家乡,是朔风劲吹、红日高悬的地方,是城头旌旗猎猎、大道甚嚣尘上的地方,是慷慨悲歌、壮士远行、哥哥走西口、好汉上梁山的地方。
  D.大量转发的拜年短信,常常毫无个性和感情色彩,却沾染了现代人某种的功利性、庸俗化的人际文化特色,因此很多人对节日期间的一些所谓短信不厌其烦。
  5.下列句子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7月26日晚间有消息称,国际基金经理人乔治•索罗斯将结束40年的基金经理职业生涯,他旗下的索罗斯基金将把约10亿美元投资资金返还给投资者。
  B.经多次测试完毕后,中国首艘航母明年预计在八一建军节正式交付海军服役,并在国庆节前后举行正式的下水典礼。
  C.《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选取中国人最易读错的200个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做出是非判断外,还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D.中国的台球神童丁俊晖在崭露头角的一年里,凭借强大实力,获得无数殊荣,深为国人所自豪。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齐鲁文化是先秦时期在今山东省境内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进入秦汉,在政治大一统的背景下,随着法家学说、阴阳五行学说、黄老之学、儒学相继登上统治阶级的政治舞台,齐鲁文化逐渐由地域文化演变为一种官方文化。齐鲁文化既是历史范畴,又是文化范畴。作为历史范畴,自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作为文化范畴,又有其历史超越性,齐鲁文化的现代价值就是这种历史超越性的表现。
  远古时代,东夷文化和华夏文化共同创造了早期的黄河文明,而齐鲁文化正是夷夏文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地域文化。
  自西周初年齐鲁建国至春秋,是齐鲁文化两大文化体系的形成时期。随着西周的建立,来自西方的周文化逐渐沿黄河东下,到达下游地区。周文化和东夷文化在接触过程中,由于齐、鲁两国人文环境、地理条件的不同和建国方略的差异,造成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体系:齐文化和鲁文化。齐文化是以东夷文化为主、以周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从齐地靠海、土地瘠薄的实际情况出发,除了继承周的“重农”传统外,又实行“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政策,以农业为主,农、工、商并举;政治上,不囿于周之“尊尊而亲亲”的宗法原则,而是“举贤而尚功”;文化上,主张宽松自由,兼容并包。齐文化最终成为一种合时俗,务实际,具有革新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功利型文化传统。鲁文化则是以周文化为主、以东夷文化为辅而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