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850字。

  话题作文“身份”写作导引
  【月考试题】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身份”,是隐现于诸多新闻事件之中的一个关键词。从“你是哪个单位的”的骄横,到“我爸是李刚”的张狂;从“蚁族”艰难的处境,到对“阶层固化”的焦虑;从个别地方招录干部子女的红头文件,到“拼爹就业”背后的无奈,都从不同侧面折射出人们基于不同“身份”之上的生存状态。身份,已成为标签,成为尺度。有人想炫耀它,有人想掩盖它。
  请以“身份”为话题写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体裁不限,不少于800字。
  【总体状况】本次考试作文是“独词”性话题作文,同时设置了导向性提示材料,作文审题难度不大,明显离题的文章比较少,多数文章都能在给定的话题内展开。
  【病情诊断】
  1.【话题替换病】有些同学在审题时有些概念不清,在写作中从身份这一话题出发,谈到了身份与出身、职业、面子等概念的关系上,顺理成章地用其他概念取代了身份,造成了话题的转移,导致文章偏题。
  启示:话题一定要守住核心概念,这是作文的底线。让包含着准确概念的观点在文中关键位置上反复重现。
  2.【话题转移病】有些同学在写作时把话题放在和其他概念的关系中来写,这样也不是不可以,但有人却不能始终紧扣二者的关系展开:比如有篇文章观点是:“忘却身份,追求真正的人生价值。”观点相当不错,可是文章后面却把“忘却身份”丢掉了,三个分论点变成了这个样子:“追求真正的人生价值生活才更快乐”;“追求真正的人生价值人生才有意义”;“追求真正的人生价值社会才更美好”。不知不觉间,作者实现了乾坤大挪移,实现了从“忘却身份”到“追求人生价值”的话题转移。
  启示:既然建构了联系,就要始终如一,杜绝始乱终弃,为人与作文都是同样的道理。
  3.【六神无主病】有相当数量的同学作文看似在围绕着“身份”展开,其实很多文章基本上都是一段一个想法,上气不接下气,你要问他整篇文章什么观点,保准有好多人说不出来。一个人大脑要是失灵了就成了行尸走肉,一篇文章如果没有大脑,那应该叫什么呢??
  启示:军队打胜仗,首要的肯定是指挥得当,调度有方,四五个谁也不服谁的小队长分别率领一群乌合之众各自为战,甚至互相拆台,这样的队伍还能打胜仗?写文章不也是同样的道理??
  4.【浅尝辄止症】相对于前面三种病,这个看起来似乎轻一些,但这却是制约作文分数无法提高的主要瓶颈。患此病症的人极多!!很多学生只知围绕话题兜圈子,把几个看似和话题相关的材料叙述一番,做点浮光掠影的评析,蜻蜓点水,草草了事。文章从头至尾基本上在一个平面上,要么只是停留在现象上,要么就是只会宣泄情绪。这样的同学缺乏向纵深开掘的意识和能力,文章只能暴露出自己的浅薄无知,没有思想深度还想得高分,无异于白日做梦!!
  什么是思想?简单言之就是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什么是正确的思想?简而言之就是要在看透本质之后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设性设想,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批判、讽刺等破坏性的层面。“”摆现象-论危害-挖根源-提办法这一简单有效的行文结构,老师不知道说了多少遍,真正入耳的同学又有多少??
  启示:不听老师言,吃亏在眼前。
  听话的鸟儿有虫吃。
  亲爱的孩子们,请你们对照一下这几个主要症状,反思一下,看看你的问题在哪里,你要记住的教训是什么,篇幅所限不能尽言,望见谅。
  【佳作赏析】
  1.论身份
  高三(10)班  郑薇
  身份之说,古之有也。带着色彩,带着尺度,它几乎成了每个时代不可或缺的标签。
  身份非毒,却胜似毒。“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自先秦之初,“硕鼠”的肆无忌惮,至魏晋之交,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专权垄断;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忿起呼号,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落魄凄凉••••••及至当下,身份之差更有愈演愈烈之势:因为“你不是上头的”,所以冷眼相待;因为“我爸是李刚”,所以开车可以横冲直撞••••••这种种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了“身份”这枚“红字”之下,人们畸形而可悲的生活状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