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上海市东陆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版本:
沪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47 KB
评级:
时间:
2011/10/18 15:12:12
下载:
本月:1 总计:15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17题,约3480字。
高二语文月考试卷
2011-5-23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第一部分 阅读(共5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5题(共10分)
①在学界享有盛名的《读书》杂志,创刊号上有一名文《读书无禁区》,直接针对那时的诸多清规戒律。人为地划定禁区,说这些书能读,那些书不能读,未必有效果。历朝历代,那么多禁书令,全都行不通。越是朝廷查禁的书,读书人越感兴趣。不是说“雪夜闭门读禁书”吗,那可是很高雅的。就说《金瓶梅》吧,经常被禁,可士大夫家置一编,不放在桌子上而已。
②读书没禁区,可阅读有路径。也就是说,有人会读书,有人不会,或不太会读书。只说“开卷有益”,还不够。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有两个说法,值得推荐。一是淸末文人孙宝瑄的,他在《忘山庐日记》中说,书无新旧,无雅俗,就看你的眼光。以新眼读旧书,旧书皆新;反过来,以旧眼读新书,新书皆旧。
③林语堂说的更有趣:只读极上流的,以及极下流的书。中流的书不读,因为那些书没有自家面目,人云亦云。最上流的书必须读,这不用说,谁都会这么认为。可为什么要读极下流的书呢?极下流的书里,泥沙混杂,你可以沙里淘金——因为社会偏见,很多先知先觉者的著述,最初都曾被查禁。还有一点,读这种书的人少,你偶尔引述,可以炫耀自己的博学。很多写文章的人,都有这习惯,即避开大路,专寻小径,显得特有眼光。这策略,有好有坏。
④金克木有篇文章,题目叫《书读完了》,收在《燕啄春泥》(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中,说的是历史学家陈寅恪曾对人言,少时见夏曾佑,夏感慨:“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他当时很惊讶,以为夏曾佑老糊涂了;等到自己也老了,才觉得有道理:中国古书不过是那么几十种,是读得完的。这是教人家读原典,不要读那些二三手文献,要截断众流,从头说起。
⑤其实,所谓的“经典”,并不是凝固不变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甚至不同性别,经典的定义在移动。谈“经典”,不见得非从三皇五帝说起不可。善读书的,不在选择孔孟老庄那些不言自明的经典,而在判定某些尚在路上、未被认可的潜在的经典。补充一句,我主张“读经典”,但不主张“读经”——后者有特定含义,只指向儒家的四书五经,未免太狭隘了。
⑥谈到读书,不能不提及阅读时的姿态。你的书,是搁在厕所里,还是堆在书桌上,是放在膝盖还是拿在手中,是正襟危坐还是随便翻翻,阅读的姿态不同,效果也不一样。为什么?这涉及阅读时的心态,再往深里说,还关涉阅读的志趣与方法等。举个大家都熟悉的人物,看鲁迅是怎样读书的。
⑦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随便翻翻》中说,自己有个“随便翻翻”的阅读习惯:“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叶内容”;不用心,不费力,拿这玩意来作消遣,明知道和自己意见相反的书要翻,已经过时的书也要翻,翻来翻去,眼界自然开阔,不太容易受骗。
⑧这“随便翻翻”的意思,接近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所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必须记得,鲁迅说了,这不是读书的全部,是“当作消闲的读书”,“如果弄得不好,会受害也说不定的”。这就是鲁迅杂文的特点,怕你胶柱鼓瑟,说完了,自我调侃,甚至自我消解,让你培养独立意志与怀疑精神。确实如此,鲁迅还有另一种读书姿态。
⑨就拿治小说史来说,鲁迅称:“我都有我独立的准备”(《不是信》)。将《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三书,与《中国小说史略》相对照,不难发现鲁迅著述态度的严谨。比起同时代诸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才子来,鲁迅的学术著述实在太少;许多研究计划之所以没能完成,与其认真得有点拘谨的治学态度有关。可几十年过去了,尘埃落定,不少当初轰动一时的“名著”烟消云散,而《中国小说史略》却依然屹立,可见认真也有认真的好处。
⑩回到读书,该“随便翻翻”时,你尽可洒脱;可到了需要“扎死寨,打硬仗”的时候,你可千万马虎不得。所有谈论大学校园或读书生活的,都拣好玩的说,弄得不知底细的,以为读书很轻松,一点都不费力气。你要这么想,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挂在口头的轻松与压在纸背的沉重,二者合而观之,才是真正的读书生活。
1.第①段的段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第③段中的“这策略,有好有坏”,“好”是指_________________,“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作者引金克木文中的一个故事,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关于“经典”“读经典”,不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2分)
A.经典的范围不是固定不变的。
B.经典包括有定论的和尚未定论的。
C.孔孟老庄等四书五经是不言自明的经典。
D.发掘未被认可的、潜在的经典是善于读书者的标志。
5.鲁迅读书的姿态,根据文中的说法,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默写 (5分)
6.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
④是不目见耳闻,___________________,可乎?
⑤君子生非异也,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7-13题 (18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上海市南汇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 沪教版
上海市中考语文诗歌赏析训练题 沪教版
上海市闵行区莘松中学2011学年新初三语文测试卷 沪教版
苏州市、贵阳市、上海市、青岛市、潍坊市2011年中考满分作文 通用..
上海市市西中学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沪教版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上海市市西中学SOEC高二年级期中测试试卷 ..
上海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沪教版
上海市2011年语文学科初三毕业班教学质量抽样分析试卷 沪教版
上海市松江区2011届高三5月模拟测试语文试卷 人教课标版
2011学年上海市梅山二中八年级语文学科第二学期阶段考卷 沪教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