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090字。
苏教版必修2第二专题之
安妮日记
山东省北镇中学 高胜军
高手支招之一——阅读方略
阅读有目的
△了解日记的特点,把握日记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学习日记的写法,利用日记记下自己的心灵轨迹。
△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了解战争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学习安妮在困境中从不绝望、满怀理想的积极的人生观。
读前要热身
感动世界的《安妮日记》
安妮•弗兰克的日记被保存下来并出版,完全是由于一种偶然。安妮的日记写好后,被允许放在父亲的公文包里。1944年8月4日,当纳粹警察突然搜查并逮捕“附属建筑”的居民们时,他们只顾抢掠钱和珠宝,日记被弃置在楼板上。几天后,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的助手冒险偷偷回了一趟“附属建筑”。她看见了安妮的日记,决定把它保存起来。
7—1
1945年,奥托•弗兰克回到解放了的阿姆斯特丹,他的助手把安妮的日记交给了他。奥托读着女儿的日记,不禁老泪纵横。女儿的音容笑貌清楚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过去,他太忽视她了,日记就放在他的公文包里,他却从没想到去读读它,没想到去理解女儿丰富复杂而纯洁无瑕的内心世界。如今却是物在人亡!他读了一遍又一遍,后来忍不住抄了一些给母亲和一位密友。没想到这位密友把它推荐给了一位现代史教授。教授立即意识到了它的价值,在报上撰文推荐和评论它。
在朋友们的催促下,也依照安妮本人的遗愿——她在日记中表示了希望有机会出版日记的愿望,在朋友的帮助下,题名为《附属楼——安妮•弗兰克日记》终于在阿姆斯特丹出版了。不久,英文、日文、法文、意大利文和德文版也相继出版。各国读者反响热烈,人们给奥托写来了信,寄来各种各样的小礼品,在安妮生日时送来许多鲜花。奥托不得不歇业在家,专门处理各地来信。这些信中,有的对奥托表示同情与慰问,有的对安妮不幸早逝表示悲伤,更多的人表示了他们对纳粹分子和法西斯主义者制造种族迫害,造成像安妮这样的小姑娘芳华早谢的愤怒与谴责。
最引人注目的反应来自德国。德国是制造这场人类悲剧的罪魁祸首,战后几年中,德国政府试图教育国民认识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罪恶本质,却总是收效甚微。然而,这次,安妮的日记却使他们大大震动了,他们从中看到了自己过去所犯下的罪行。当根据安妮的日记改编的剧本《安妮•弗兰克》在德国众多城市上演后,德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与反省之中。一位评论家说:“《安妮•弗兰克》一剧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它使观众理解了历史。我们观看这出戏就像观看一份用最谦卑而可怜的措辞写的控诉书,控诉那些人丧失人性。没有人因我们是德国人而谴责我们,我们自己谴责自己。”一位过去的纳粹党员来信说:“我曾是一个忠实的纳粹党员,但直到那天夜里看这出戏前一直不知道纳粹意味着什么。”
安妮被埋葬在贝尔森集中营的万人坑。这里每天都有人前来举行悼念活动。一位17岁的中学生的话代表了所有人的思想和感情:“安妮如此可悲地结束她的生命时,年龄比我们都小。她之所以死去,是因为有人决定灭绝她的种族。决不能让我们的人民中再出现这种非人道的仇恨。”
知识应储备
●作者作品
安妮•弗兰克(1929~1945),犹太少女,原住德国法兰克福市,纳粹开始迫害犹太人后,全家避难至荷兰阿姆斯特丹。安妮13岁生日时,收到的礼物中有一本日记本,她便开始写日记。德国占领者开始迫害犹太人,1942年7月6日,安妮与父亲奥托•弗兰克、母亲爱迪斯•弗兰克和姐姐玛格特以及另外四人藏匿于普林森格拉赫特大街263号的一幢建筑的夹层中。安妮的日记从1942年6月12日写起,
7—2
直到1944年8月4日她被纳粹党卫军发现时为止。安妮被捕后,被纳粹送往位于荷兰北部的威斯特波克集中营,接着被送往设在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以后又被送往贝尔森集中营,她大约在1945年3月初死在那里。安妮的父亲奥托是八人中的唯一幸存者,1947年,他将女儿的日记整理出版,这就是《安妮日记》。在这些朴实无华的日记中,人们可以看到法西斯主义的恐怖统治如何在一个正在成长的少女心理上投下了浓重的阴影,可以看到一个少女对纳粹分子摧残、扭曲人性的控拆。同时,人们还可以在日记中看到,安妮是如何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具有成熟女性心理的“大人”。青春期的骚动与渴望,心理压抑的郁闷与苦恼,初恋的甜密与颤栗,都在日记中得到了真实的记载。
●识记字音
1.字音
藏匿(nì) 跛脚(bǒ) 拎出(līn) 引擎(qíng) 气氛(fēn)
呆滞(zhì) 霎时(shà) 肆虐(nüè) 荒谬(miù)
2.多音字
zhuàng 一幢建筑 sàng 丧气 zài 装载
幢 丧 载
chuáng 鬼影幢幢 sāng 奔丧 zǎi 记载
zhuó 执著
著
zhù 著名
●分辨字形
槽 水槽 剃 剃头 辜 无辜 揪 揪紧
嘈 嘈杂 涕 痛哭流涕 愀 愀然
漕 漕运 悌 孝悌 幸 幸运 瞅 瞅一眼
瞭 瞭望 蜕 蜕变 沮 沮丧 匮 匮乏
撩 撩拨 税 税收 诅 诅咒 馈 馈赠
燎 燎原 兑 兑现 疽 痈疽 聩 昏聩
●文题解读
《安妮日记》从1942年安妮13岁生日写起到1944年8月4日被纳粹党卫军发现时为止,是她13到15岁的心路历程。法西斯剥夺了她在阳光下散步的权利,但是无法剥夺她梦想和思考的权利。《安妮日记》所告诉人们的,是一位少女如何在战争状态下面对种族迫害的经历。节选部分的内容,突出表现安妮在不幸生活中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高手支招之二——感受鉴赏
文本需精研
安妮日记①
[德]安妮•弗兰克
1942年6月20日 星期六
我这样的一个人写起日记来,也真是个奇怪的经验。说奇怪,不但是因为我以前什么都没写过,而且因为我觉得以后我自己和谁都不会对一个13岁女生的胡思乱想感兴趣。[“胡思乱想”符合作者的年龄特征]算了,没关系,我就是想写。再说,我有一大堆心事,不吐不快。
7—3
为了提升这位我等待已久的朋友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我不想和大多数人一样只是随手记下一些事实,我要这日记当我的朋友,我还要为这位朋友取个名字,叫吉蒂。[日记是安妮的知心朋友。她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可以倾诉心事的人。]
第一则是有关日记的说明。交代日记缘由,揭示少女青春期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