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塔》 教 案
一、说课:
中华民族的文明博大而辉煌,但同时又是命运多舛,它历尽沧桑却生生不息。《道士塔》就是余秋雨先生对20世纪初敦煌文物被盗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悲剧的深沉反思,表现了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道士塔》全文四个部分。作者融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展示了近代中国由于愚昧和落后而带来的一场不可避免的悲剧。
第一部分:引出了敦煌石窟的罪人王圆箓,并记叙了外国冒险家疯狂掠夺文物的事实。
第二部分:点出敦煌文物被毁被盗的原因之一:愚昧无知。
第三部分:提出造成国宝大量流失的更本原因:旧中国的落后与腐败。
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悲愤、无奈之情。告诉人们:我们必须正视这场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浩劫和悲剧,唯有正视历史,才能反思。
第四部分:写这场悲剧的终结。
大量的敦煌文物的流失,不止是民族的屈辱,也给专家们研究华夏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好在历史已翻过新的一页,令人欣慰的是:敦煌的辉煌任然在中国,敦煌学任然在中国。
余秋雨以学者的气度,站在历史的高度,以独到的视野,描述剖析离我们久远的历史文化,文章具有一种沉重而又浩大的历史感。
他的散文突破了“托物言志”的传统散文模式,融入小说笔法,个性独特,有人称之为“小说化散文”。
另外,文中也较多地运用了对比、讽刺等手法。
二、教学目标:
1、认真阅读课文,熟悉作者所记述的史实。
2、从课文中找到依据,勾画并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感情。(筛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