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小题,约6820字。
福州八中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古诗文阅读(48分)
1.选出下列对文学常识的叙述有误的一项( )(3分)
A.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礼,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仁的基本面是“克己复礼”,孔子张扬中庸之德,反对“过”与“不及”,孔子想投身政治来改变天下无道的现实,虽然他最终失败了,但他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B.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第二位儒学大师,他的思想有三个鲜明的要点,一是张扬性善说,二是宣扬民本思想,三是提倡仁政。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他的思想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C.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老子》一书即《道德经》,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对社会的弊端应以道德为准绳进行批评与干预。
D.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继承发展了老子的道家学说,是道家学派集大成者,现存《庄子》一书,33篇,代表作是《逍遥游》。庄子主张清静无为,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
阅读《荆轲刺秦王》的选段,完成下面2 — 7题(18分)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2. 与例句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例句:又前而为歌
A.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B.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C.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3. 选项中的“而”与例句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荆轲和而歌
A. 又前而为歌。 B. 扣舷而歌之。
C.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进。
D.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与“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 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
C.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D.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5.对选段句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太子和宾客都“白衣冠”送行,说明这是非常悲壮的生离死别,以示任务重大和艰巨。
B. “为变徵之声”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歌声,创造了悲怆的氛围。
C.“复为慷慨羽声”由悲哀转向激昂,同仇敌忾。给壮士以信心和力量。
D. 这个场面描写,是全文情节的高潮。
6.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3分)
A.厉王虐,国人谤王。(谤,诽谤) 谢家来贵门。(谢,辞别)
B.顾计不知所出耳!(顾,只是)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辞,告辞)
C.越国以鄙远。(鄙,边邑)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诚,实在)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看)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例)
7.下面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译文:于是荆轲就登车离开了,到最后也没有回头。
B.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译文:桂树做的棹,木兰做的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
C.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译文:面向大江喝酒、祭江,横执长矛吟诗,当然是一代的英雄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