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63张。三个课时,有教案,约6980个字。

  20、岳阳楼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过程与方法:
  1、熟读背诵全文并能翻译。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3、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赏析精彩语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学习文章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把握课文节奏。
  3、翻译文章第1、2段及重点词语,理解两段所写内容。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全文。
  教学难点:疏通文意,把握重要文言字词句。
  一、名楼导入
  同学们,我国古代的很多名胜古迹,大多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比如,我国古代的四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鹳鹊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情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二、作者简介
  1、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自幼苦学,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27岁中进士,为官敢于直谏,曾负责西北边防,屡立战功,后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提出革新朝政建议,触动保守派利益,遭到贬谪。死后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的诗文代表文学创作的进步方向,具有鲜明的政治内容。
  2、背景介绍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此时他身体很不好。昔日好友藤子京从湖南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一口答应。庆历六年六月,他就在邓州的花洲书院里挥毫撰写了著名的《岳阳楼记》。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要有宽阔的胸怀。
  3、文体介绍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你们知道哪些?学生讨论,多媒体出示。(《小石潭记》、《桃花源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