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初三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1、根据原文填空(每空1分,共4分)
(1)         ,衡阳雁去无留意。
(2)吏禄三百石,         。
(3)过尽千帆皆不是,         ,肠断白频洲。
(4)         ,西北望,射天狼。  
2、根据要求写出课文原句(每空1分,共8分)
(5)《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运用双关的手法的名句:        ,        。
(6)《饮酒》一诗中写作者领悟真谛的句子是:         ,            。
(7)《醉翁亭记》中描绘四时之景的句子是:          ,          。
风霜高洁,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8)“星期五”这一人物形象出自《         》一书,这部书的作者是英国著名小说家 
        
3、根据下面一段话,提出四个论点。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奉旨编写《资治通鉴》后,用圆木做了一个枕头,取名“警枕”,意在警惕自己,切莫贪睡。他枕着这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一动弹,“警枕”就会翻滚,于是立刻坐起,继续埋头工作。就这样,历时19年,终于完成了巨著《资治通鉴》。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
一、文言阅读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4、 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自余为僇    人,居是   州,恒   惴栗。其隙  也.披   草而坐穷   回溪攒    蹙累积缘   染溪外与天际    指异      之颓然就    醉攒蹙累积      游于是      乎始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         游
5.、补写文中的句子          ,        ,        。
6、用现代汉语写出画线句子的意思。
(1)、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趣                     。
(2)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3)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4)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5)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6)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并将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