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小题,约10000字。
2012届高三年级凯里一中第二次月考
语 文
命题人:凯里一中高三备课组 审题人:凯里一中高三备课组
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I、II两卷,总分150分,答题时间为150分钟。
2.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禅让(shàn) 粗糙(zào ) 胚胎(pī) 恪守不渝(kè)
B.炽热(zhì) 粗犷(kuànɡ) 歼灭(jiān) 相形见绌(chù)
C.熨帖(yù) 埋怨(mán) 谙熟(ān) 面面相觑(qù)
D.纤维(qiān) 氛围(fēn) 龋齿(qǔ) 浑身解数(jiě)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新生欢迎仪式上,校长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七月流火,天气虽然炎热,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
B.什么是诚信?从道德范畴来讲,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C.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骨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D.老张以认真、严谨著称,做工作非常细致,几乎可以做到毫发不爽,什么事交给他都放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古老的中国气功已经运用于竞技体育,它可以调节赛前运动员经常出现的紧张情绪。
B.这家企业虽然成立不久,规模不大,但已经两次荣获省科学创新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C.有关商品房质量的投诉,这些年一直居高不下,原因之一就是目前建设中大量采用现场浇铸施工工艺使得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D.他们本着以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便于服用为原则,改革了药品的处方、工艺和剂型,从而赢得了市场。
4.填写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高尚而有情趣的朋友最理想。高尚的人使人尊敬,有情趣的人使人喜欢,又高尚又有情趣的人, ① ,交往愈久,情感愈深。譬如新鲜的水果, ② ,其味其效,可谓一举两得。
A.①人们亲而不亵,敬而不畏 B.①使人敬而不畏,亲而不亵
②不但甘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 ②不但甘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
C.①人们敬而不畏,亲而不亵, D.①使人亲而不亵,敬而不畏
②不但营养丰富,而且甘美可口 ②不但营养丰富,而且甘美可口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音乐是人类共有的文化现象,许多民族在新石器时代就掌握了音乐的原理,能够演唱歌曲。对于绝大多数民族而言,音乐是娱乐的工具,自娱或者群娱;而中国却将音乐作为教化的工具,而且是教化的最高形式,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特色之一。要了解儒家的音乐思想,必须了解《礼记•乐记》阐述过的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乐为心声,二是声、音、乐三分的理论。
所谓“乐为心声”,是说乐是人类发自内心的情感之声。人的快乐,是“情动于中”的结果。某件事情感动我了,我就会情不自禁地说“好啊!”就会“形于言”。如果我觉得这样还不足以表达我的情,“言之不足”,就要“嗟叹之”,“好啊,唉呀!”如果嗟叹之仍然不足,我就会“咏歌之”,想用唱歌来表达内心的兴奋。如果觉得“咏歌之”还是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心情,就会不知不觉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了,高兴得手舞足蹈。所以说“乐”是表达人类感情的方式之一。
那么,什么是声、音、乐三分呢?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自然声响,刮风、打雷、物与物相互撞击,都可以发出响声,还有人的叫喊声,只要是有感觉器官的动物,都能感知这种响声。这种响声没有节奏,没有审美价值,杂乱无章,儒家称之为“声”,实际上是一种噪声。人比动物高明在哪里呢?人能够从自然界众多的声中找出规律,找到它的音阶,1234567,而且发现这个音阶可以组成旋律,这个旋律又可以配合成声调,声调和旋律的不同组合,可以变成风格各异的乐曲,用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儒家把这种有节奏、有旋律、有审美情趣的乐曲称为“音”,它相当于今天人们所说的“音乐”。这是人比动物高明的地方,所以《礼记.乐记》上讲“禽兽知声而不知音”。
人类创作的“音”丰富多彩,那么大家知道,在我们当今这个世界上,音乐的风格是非常非常多的,“摇滚”、“重金属”、抒情歌曲、古典音乐、流行歌曲等等,这些不同风格的乐曲给人的心灵带来的感受是千差万别的。有的歌曲能够让你疯狂,你听久了就要疯狂;有的音乐听久了能让你消沉,让你颓废;也有的音乐能够让你向上,催你进取等等。
儒家觉得,人既然是情感的动物,而对情感影响最直接、最强烈的又是“音”,这样就有必要对“音”进行审视。在“音”里面,我们应该选择一些什么样的东西来推荐给大众呢?儒家认为要选择对大众身心健康有益的、对社会有益的、对人有道德教化作用的歌曲,儒家把这样的歌曲称为“乐”,并且明确地界定说“德音之谓乐”。《礼记•乐记》又说“众庶”“知音而不知乐”,“唯君子能知乐”。君子比众庶高明的地方是,君子懂得用“乐”作为教化大众的工具。例如《诗经》里面的诗篇,在古代是可以演唱的,它们主题纯正,节奏平和,你在听这种乐曲的时候,就会涵泳在它的氛围之中,心灵和情感就会随之变化,所以孔子的教育理论中有“诗教”之说。儒家喜欢讲“教化”,你的情感在听音乐的愉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被改变了,好像一颗糖放在水里,不知不觉地化了。这种教育方式一点也不生硬,不仅易于被大众接受,而且好的乐曲“其感人也深”,能深入你的心田,可以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所以《孝经》上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5.下列关于“乐”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乐”是人类发自内心的情感之声,是表达人类感情的方式之一。
B.对大众身心健康、道德教化和社会有益的歌曲,儒家才认为是“乐”。
C.有节奏、有旋律和有审美价值的声音,就是儒家所说的“乐”。
D.“乐”被儒家视为教化大众最好的工具和最高的形式。
6.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就是喜欢音乐和重视音乐。
B.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只是视音乐为自娱乐或者群娱的一种方式。
C.儒家认为,人比禽兽高明,因为禽兽知声而不知音,人既知声也知音。
D.儒家认为,君子比众庶高明,因为众庶知音而不知乐,只有君子能知乐。
7.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聆听、涵泳《诗经》里面纯正,节奏平和的乐诗是儒家“诗教” 的一种形式。
B.发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之声,虽然有不同的音乐风格,但都有“教化”人的作用。
C.那些听了让你疯狂、消沉和颓废的音乐,不属于儒家所认为的“德音”,亦即乐。
D.孔子的教育理论中“诗教”之说的重要内涵,就是用“乐”来移风易俗,教化民众。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