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小题,约10470字。
吉林一中2011-2012高三年级第二次摸底试题
语 文 试 题
时量: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语言知识及表达(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全部恰当的一句是
A.西班牙、比利时,保加利亚等国政府,连日来纷纷发表公报或声明,再次声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谴责台湾当局的“台独”行径。
B.狼的顽强的生命是靠与凶狠的公马、凶悍的猎狗、凶残的外来狼群和凶猛的猎人生死博斗而存活下来的。
C.电视连续剧《亮剑》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D.清晨,我来到天安门广场,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在场的群众自发唱起庄严的国歌,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同身受,心潮澎湃。
2.下列各旬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60年来,娄底走过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发展之路,从曾经的历尽苍桑到如今的繁华都市,娄底以前所未有的大气魄、大手笔书写着发展传奇。
B.科学研究不能急功进利,而应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登上光辉灿烂的顶峰。
C.在经历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频繁断流的危机后,古老的黄河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再次呈现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景象。
D.杂文的本质是说理的,这种短小的文艺性评论应该鞭挞丑恶,针贬时弊,激浊扬清,求索真理,剖析人性。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一名十岁女孩到某书城买书,不幸从自动扶梯上坠落身亡,当时有位先生目睹了这扣人心弦的一幕。
B.局长说小张举重若轻,小张抓全局、抓大事的领导艺术,有胆略、有魄力、敢碰硬的领导风格,深受局长赏识。
C.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跳龙门”,对那些师资力量本不雄厚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必然影响到该校的生源质量与数量。
D.娱乐圈女明星为了吸引眼球、迅速出名,有的重包装,有的玩“自曝”,有的靠走秀,手段不同,各有千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最近,针对民众提出的油价跟涨不跟跌问题,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新的定价机制规定,降价要根据国际油价二十天内的平均涨跌是否达到4%决定。
B.近日国内各大报社在显著位置报道了重庆大坪中学女子足球队参加在土耳其举行的女足中学生世界杯赛中通过造假夺取冠军的事件。
C.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形势下,专家们认为,广大出口加工型企业只有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学会内销与外销两条腿走路,才能逐步完善企业销售网络,实现自救。
D.汽车产业振兴规划提出了培育汽车消费市场、推进汽车产业重组、支持汽车生产企业发展自主品牌等措施对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把后面的句子分别填人下面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别的故都,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南京,把历史溶解于自然。 ,
。 , , ,大大方方地畅开一派山水,让人去读解中国历史的大课题。
①南京既不铺张也不拥挤 ②也不存在可以舍弃历史的游玩
③在南京,不存在纯粹学术性的参观 ④杭州是过于拥挤的沉淀
⑤北京是过于铺张的聚集
A.①④⑤②③ B.③②④⑤① C.③②⑤④① D.③②①④⑤
二、现代文(实用类、论述类文章)阅读。(12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汉代的中国古典美学(节选)
韩德信
汉代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期,汉王朝的经济实力已十分雄厚,随着统治集权的加强,帝国疆域的扩大,汉王朝进入全盛时期。与这种政治经济相适应,在思想文化领域中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指导方针,于是儒学大兴,百家争鸣终结,思想文化趋于统一。在这一时期伴随着董仲舒对儒学的推崇及对中和之美的强调,客观论美学占据了主导地位,强调美学与艺术的伦理教化和认知功能成为这一时期美学与艺术的主要特征。这时期的思想家们在继承了儒家美学关于尽善尽美说的前提下,进一步认为美就是善的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华丽的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文必须载道,否则它们将没有存在的必要。文与质的关系也是两汉时期客观论美学主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董仲舒的学说最具代表性。他讲:“志为质,物为文。文著于质,质不居文,文安施质?质文两备,然后其礼成。”然而当文质两者发生偏离时,他又讲“文质偏行,不得有我尔之名,俱不能备而偏行之,宁有质而无文。”这一儒家美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也同样适用于艺术创造与欣赏。在艺术创造和欣赏中,突出了再现、写实、理智等审美倾向,并突出强调艺术的伦理教化作用和认知功能,如山东嘉祥武氏祠中的画像石刻,有历史中的名人如伏羲、女娲、老子、孔子等人;有表现忠勇的人物故事,象“孔子见老子”,“蔺相如完璧归赵”等;还有表现人伦孝亲,贞节义烈的妇女形象等。如果说这些画像石刻还是以形象的方式表达艺术的伦理教化作用的话,那么,《毛诗序》则从理论上规定了艺术的社会作用,强调了诗歌的伦理教化功能。“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这样,两汉时期的客观论美学就以其狭隘的功利性消解了艺术本身的审美特性。客观论美学尽管在王充那里得到了匡正,但由于王充以史学的真实代替了艺术的真实,用历史价值代替了艺术的审美价值,这不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艺术本身的审美特质问题,反而远离了真理。总之,两汉时期,在古典美与古典和谐美的艺术框架中,美学理论和艺术实践偏重于强调客体、社会、再现、写实、理智以及艺术的社会政治作用,从总体上透出客观论美学的特征。
(选自《首都师大学报》1998年第3期)
6.下列不属于“客观论美学”的观点的是 ( )
A.强调美学与艺术的伦理教化和认知功能成为这一时期美学与艺术的主要特征。
B.继承了儒家美学关于尽善尽美的学说。
C.认为美就是善的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华丽的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文必须载道。
D.在文与质的关系上,主张“文质两备”和“宁有质而无文”的观点。
7.下列属于两汉时期客观论美学的“狭隘的功利性”的一项是 ( )
A.以形象的方式表达艺术的伦理教化作用。
B.在艺术创造和欣赏中,突出了再现、写实、理智等审美倾向,强调艺术的伦理教化作用和认知功能。
C.只从理论上规定了艺术的社会作用,强调了诗歌的伦理教化功能。
D.以史学的真实代替了艺术的真实,用历史价值代替了艺术的审美价值。
8.综合全文,用简洁的话概括作者对汉代中国古典美学的评价。(6分)
三、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简答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新修滕王阁记
韩 愈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①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②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③,加恩区内,移刺袁州。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小者立变,春生秋杀,阳开阴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其岁九月,人吏浃和,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屋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公应曰:“诺。”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
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
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
(选自《昌黎先生文集》)
[注] ①王勃作《滕王阁序》,王绪作《滕王阁赋》,王仲舒作《修滕王阁记》。后两作已失传。② 言事:指上《论佛骨表》被贬斥揭阳。③大号:年号。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壮其文辞 壮:以……为壮,认为……壮美。
B.窃寄目偿所愿焉 窃:私下里。
C.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 燕:同“宴”,设宴席。
D.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 槛:门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