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590字。
考场作文应试技巧
以“逻辑链条”捉准重心
命题作文的标题,考生都能读懂,不存在字面上的理解障碍。而审题立意需要思考的是标题的作文意义,不是字面意义。作文意义是字面意义的引申,而引申常常由于认知偏差而导致审题立意偏题或走题。因此,在引申分析中抓住作文意义的重心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重心存在于作文意义的“逻辑链条”之中,比如“怀想天空”“品味时尚”“找回童年”三个作文题,它们各自存在一个“逻辑链条”:
“怀想天空”,以前或未来的“天空”→令人神往→目前不存在→现在非常需要它→所以要怀想;
“找回童年”,本来所具有的“童年”→非常美好→目前已经失去→现在非常需要→所以要找回来;
“品味时尚”,时髦的风尚→优劣不定→影响着人们→非常需要辨别与认知→所以要品味。
从上述“逻辑链条”可以看到三个标题的作文意义的重心。“怀想天空”的重心为“天空”,因为它令人神往;“找回童年”的重心是“找回”,因为美好的“童年”已经失去;“品味时尚”的重心是“品味”,因为时尚有积极与消极之别,需要品味与认知。只有抓住这样的题意重心,才能保证正确有效的立意、选材与构思。
对于材料作文也应从作文意义的“逻辑链条”中发现这样的题意重心。所以,考生尤其要读懂材料,注意提示,把握材料主旨。
从“三个维度”确定内容
明确命题重心之后,主要工作是立意选材,构思行文,其中确定写作内容尤其重要。考生可以从“虚实”“大小”“正反”三个维度思考。
1. 虚实维度
“虚”,指的是抽象的内容;“实”,指的是具体的内容,二者相辅相成。论说文侧重“虚”,但所引事例、事实则是“实”的;记叙文一般侧重“实”,但所表达的思想、意识则是“虚”的。面对一个作文题,考生可以同时从“虚”“实”两方面思考写作内容。然后从中选择一个方面去阐发(议论文)或演绎(记叙文),或是以一个方面为主进行阐发或演绎。比如“绿色生活”,从“虚”而论,它是一种生活理念;从“实”而论,它是一种具体的生活情景和状态。
2. 大小维度
从“大”的维度思考,就是在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人类这一宏观背景下考虑“写什么”;从“小”的维度思考,则是从个人现实生活的视角考虑“写什么”。仍以“绿色生活”为例,从其“大”,应该反映整个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利害关系;从其“小”,则应表现个人现实生活中的精神状态。就这一作文题而言,无论从“大”处着眼还是从“小”处着眼,考生都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考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素材自主选择写作内容。在具体行文中,这“大”与“小”的选择也不是绝对的,例如从“小”的维度选择“写什么”,如还能做到“‘小’中见‘大’”,就会技高一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