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片区2004年下期初中三年级半期检测
语文试题
作者:四川省安岳县李家镇初级中学 刘方国
(满分100分 120分钟完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2分)
1、下列各组词语加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澎湃(pài) 应运而生(yīng) 夙愿(sǜ) 永葆(bǎo)
B. 岿然不动(guī) 拘囚(qíu) 吆喝(yāo) 逶迤(yí)
C. 恩宠(chǒng) 磅礴(bó) 成年累月(lěi) 雄浑(hún)
D. 嗟来之食(jiē) 施舍(shě) 以强凌弱(nín) 与日俱增(yǔ)
2.对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同舟共济(渡河) 以强凌弱(侵犯,欺压)
B 拍案而起(桌子) 投机取巧(时机)
C 不攻自破(攻击) 偃旗息鼓(放倒)
D 不足介意(值得) 运筹全局(计算)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1)、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日益________,人民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显著提高。
(2)、人在劳动中不断地动脑,想办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件事为什么目的,有 什么意义,有什么缺点,才渐渐想出节省劳力,提高_______的方法。
(3)、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_________,吃了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
A.昌盛 效率 施舍 B.兴旺 效果 赏赐
C.昌盛 成效 恩赐 D.兴盛 效果 施舍
4、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描写诗人自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从而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感情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
B、《梦江南》,写一思妇在望江楼翘首盼望归人的形象和失落、哀怨的心情。
C、《南园》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犹思弃文习武,为国立功的情怀。
D、《己亥杂诗》后两句,表现作者自哀自怜,以落花比喻,甘愿化作春泥护持百花生长的无奈情绪。
5、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对犯错误的同学,我们应认真地指出他的缺点,真诚地帮助他,不能讳疾忌医。
B. 放暑假了,李明参加了旅行社组织的“海南三日游”活动,他那被晒黑的饱经风霜的脸,让人联想起亚热带的阳光。
C. 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鼓起来。
D. 你们学校打篮球的水平实在高,我们甘拜下风。
6、选出正确表达下面一段话论点的句子。( )(2分)
我们固然不赞成为了应付考试想出一些投机取巧的办法;但是我们承认,在学习各种功课和训练记忆力上,是可以有一些比较省力的有效的方法的。这些方法也得从学习的经验中取得。假如只是埋头苦干,不动脑筋想一想,那就得不到。
A、 我们不赞成为了应付考试想出一些投机取巧的方的。
B、 习上是可以有一些比较省力的有效的方法的。
C、 省力的有效的学习方法要从学习经验中取得。
D、 学习上应当多动脑筋,多想办法。
7、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出相关的句子。(7分 每小题1分)
(1)李校长退休了,但他人离校心不离校,还为学校办实事,他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用《已亥杂诗》中的诗句填写)。
(2)杜甫身处漏雨的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情思,发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