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题,约11010字。
福鼎三中2011—2012(上)高三语文半期考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㈠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天朗气清, (《兰亭集序》)
⑵锲而不舍 (《荀子•劝学》)
⑶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⑷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⑸青泥何盘盘, (李白《蜀道难》)
⑹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
㈡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
员半千本名余庆,与何彦先师事王义方。义方甚重之,尝谓曰:“五百年一贤,足下当之矣。”改名半千。义方卒,半千、彦先皆制师服。上元初,膺六科举,授武陟尉,时属旱歉,劝告县令开仓赈恤贫馁,县令不从。俄县令上府。半千悉发仓粟,以给百姓。刺史郑齐宗大怒,因而按之,将以上闻。时黄门侍郎薛元超为河北存抚使,谓齐宗曰:“公百姓不能救之,而使惠归一尉,岂不愧也!”遽令释之。又应岳牧举,高宗御武成殿,召诸举人,亲问曰:“兵书所云天阵、地阵、人阵,各何谓也”半千越次对曰:“臣观载籍多矣。或谓:天阵星,星宿孤虚也;地阵,山川向背也;人阵,偏伍弥缝也:以臣愚见则不然。夫师出以义,有若时雨,则天利,此天阵也。兵在足食,且耕且战,得地之利,此地阵也。卒乘轻利,将帅和睦,此人阵也。若用兵者,使三者去,其何以战”高宗深嗟赏,封策上第,擢拜左卫渭上参军,仍充宣慰吐蕃使。引辞,则天曰:“久闻卿,谓是古人,不意乃在朝列。境外小事,不足烦卿,且留待制也。”前后赐绢千余匹。累迁正谏大夫,封平凉郡公。开元初,卒。
(节选自《大唐新语•政能第八》)
[注]岳牧:泛称封疆大吏。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义方甚重之,尝谓曰 重:器重
B.因而按之,将以上闻 按:用手向下压或摁
C.半千越次对曰 次:次序、次第
D.谓是古人,不意乃在朝列 意:料想
3.下列句子中,分别表现员半千关心民生与出众才华的一组是(3分)
A.高宗深嗟赏,封策上第,擢拜左卫渭上参军
义方卒,半千、彦先皆制师服
B.兵在足食,且耕且战,得地之利,此地阵也
卒乘轻利,将帅和睦,此人阵也。
C.半千悉发仓粟,以给百姓
夫师出以义,有若时雨,则天利,此天阵也
D.时属旱歉,劝告县令开仓赈恤贫馁
地阵,山川向背也;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员半千得名于老师王义方对他的推崇,含有五百年出一贤人的意思。
B.员半千为了遇旱歉收的百姓不至于忍饥挨饿,趁县令不在家时打开官仓,发放粮食,救济百姓。
C.员半千对“天阵、地阵、人阵”的分析与孟子所讲的“天时、地利、人和”有所不同。
D.唐高宗与武则天都很赏识员半千的才华,但高宗仅让他充任宣慰吐番使,武则天却想重用他。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公百姓不能救之,而使惠归一尉,岂不愧也!
译:
⑵若用兵者,使三者去,其何以战
译:
㈢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的曲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2分)
(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5分)
A、海棠诗社第二次诗会由湘云做东道。之后贾母、王夫人等要给史湘云还席,大家齐聚大观园,刘姥姥也参加了这些活动。在秋爽斋早饭时,凤姐和鸳鸯合伙捉弄刘姥姥取乐,刘姥姥装傻扮愚,见风使舵,插科打诨,博得贾府上下的欢心。(《红楼梦》)
B、宝玉闲逛到潇湘馆找黛玉,拿《西厢记》中的词曲与黛玉玩笑,黛玉变脸生气。宝玉正道歉着,袭人来告知王夫人有事叫他,原来是薛蟠借王夫人之名将宝玉骗出门。不知底细的黛玉为他担心了一天,晚上到怡红院去探望,却被袭人拒之门外。(《红楼梦》)
C、怡红院枯了一年的海棠花突然开了。贾赦、探春都觉得这不是一个好兆头,贾母却执意认为这是好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