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2650字。

  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三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分两部分,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
  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有关信息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2.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
  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
  铅笔和涂改液。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
  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信笺/翩跹       驱使/身躯        下载/载重
  B.呈现/惩罚       悲怆/创造成       成熟/熟悉
  C.颈联/憧憬       坑骗/吭声         裨益/偏裨     
  D.诘问/竭力       骀荡/贻害         粘连/粘贴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我国农村教育根深蒂固,历来就有“耕读传家”的传统。中华文明起源于农耕社会,中华文化的根脉在农村,教育是传承文化的主要途径。历史上许多私塾、书院曾盛极一时,但都不是在大城市,而是在山野乡村。那里不但是教育子弟、培养人才的学校,而且是一个地区的文化中心,甚至是学术中心,其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人们常说:“自古寒门出俊才。”中国历史上的许多伟大人物都是出自农村的寒家子弟,靠勤学苦读奋斗成才。
  A.根深蒂固     B.盛极一时      C.薪火相传     D.自古寒门出俊才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一个高度法治化的社会,法律制度凭借其中立性、公正性、权威性,最普遍地承载着社会成员的信任。
  B.现代医学对疟疾的描述是清楚细致、合乎逻辑的:疟疾产生的原因是人经过蚊子叮咬后感染疟原虫引发的。
  C.“天宫一号”的燃料装在12个储藏箱里,共450多吨,这种航天燃料极其昂贵,每
  千克需要近2万美元左右。
  D.陈光标守着一堆现金拍照,敲锣打鼓发钱,高调宣布“裸捐”,他的这一系列夺人眼球的做法,引发不少争议。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在我看来,古今中外的作家分为五类,即名作家(名为作家者)、作家、大作家、大师、精神导师。五种分类产生了五种境界、五种精神现象:精神导师——          ;大师——        ;大作家——         ;作家——          ;名作家——          。这个表述应该从下往上读,它是一个金字塔,名作家在最底层,不计其数;精神导师在最高端,凤毛麟角。
  ①醒世姿态、理性写作、悲悯之心、风格之境    ②创世姿态、理想写作、利他之心、自如之境    ③救世姿态、信仰写作、舍己之心、无人之境    ④入世姿态、才情写作、名利之心、雷同之境;⑤愤世姿态、感性写作、怨望之心、性情之境
  A. ④①⑤②③    B. ③②①⑤④    C. ④②⑤①③    D. ③⑤②①④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桓彝,字茂伦,谯国龙亢人。彝少孤贫,虽箪瓢,处之晏如。少与庾亮深交。时王敦擅权,嫌忌士望,彝以疾去职。尝过舆县,县宰徐宁字安期,通朗博涉,彝遇之,欣然停留累日,结交而别。先是,庾亮每属彝觅一佳吏部。及至都,谓亮曰:“为卿得一吏部矣。”亮问所在,彝曰:“人所应有而不必有,人所应无而不必无。徐宁真海岱清士。”因为叙之,即迁吏部郎,竟历显职。
  明帝将伐王敦,拜彝散骑常侍,引参密谋。及敦平,以功封万宁县男。丹阳尹温峤上言:“宣城阻带山川,频经变乱,宜得望实居之,窃谓桓彝可充其选。”帝手诏曰:“适得太真表如此。今大事新定,朝廷须才,不有君子,其能国乎!方今外务差轻,欲停此事。”彝上疏深自捴挹,内外之任并非所堪,但以坟柏在此郡,欲暂结名义,遂补彝宣城内史。在郡有惠政,为百姓所怀。
  苏峻之乱也,彝纠合义众,欲赴朝廷。其长史裨惠以郡兵寡弱,山人易扰,可案甲以须后举。彝厉色曰:“夫见无礼于其君者,若鹰鸦之逐鸟雀。今社稷危逼,义无晏安。”乃遣将军朱绰讨贼别帅于芜湖,破之。彝寻出石硫,会朝廷遣将军司马流先据慈湖,为贼所破,遂长驱径进。彝以郡无坚城,遂退据广德。
  寻王师败绩,彝闻而慷慨流涕,进屯泾县。时州郡多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