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9道题,约4780个字。答案是扫描的。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2011.1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9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学校、姓名、考试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并用2B铅笔认真正确填涂考试号下方的数字。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24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①ào( ▲)悔②jiǎo( ▲)健③zhǎn( ▲)转反侧④万lài( ▲)俱寂
2.下面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他的心里非常纠结,到底是据理立争还是委曲求全?经过再三考虑,他还是难以绝定。
②因为这里不仅仅是一个举世嘱目、无与纶比的旅游胜地,这里面还有着令人难忘的人的活动。
错别字 ▲ ▲ ▲ ▲
正确字 ▲ ▲[] ▲ ▲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 ▲ ,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
② ▲ ,家书抵万金。 (杜甫《▲》)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 ▲ 。(▲《过零丁洋》)
④ ▲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⑤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⑥ ▲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⑦ ▲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⑧王笑曰:“ ▲ , ▲ 。”(《晏子使楚》)
4.学习专题《长城》后,再来读一读下面这段文字,思考后完成问题。(3分)
一个美国人在介绍现存的世界七大奇迹时,这样评价中国的长城:世界上最长的坟墓。筑长城死去的人无法计算,唐朝一个和尚就说它“筑人筑土一万里”。这还仅仅是一个方面。万里长城更是埋葬了一个民族的精神的最长坟墓。大规模的无休止的一代接一代的服徭役,那种超强度的奴隶劳动,摧毁了一个民族的精神,窒息了一个民族的活力,最终驯化了我们这个民族,这个曾经伟大曾经刚烈曾经强悍的民族。
针对以上文字,你想说些什么?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删改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一幅对联。(3分)
清风明月本无价,临近的水渺远的山,皆有情意。
清风明月本无价, ▲ 。
第二部分(36分)
阅读《人琴俱亡》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8题。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6.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2分)( ▲)
A.子敬素好琴B.何以都不闻消息
取子敬琴弹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晏予使楚》)
C.便径入坐灵床上D.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使楚》)便索舆来奔丧
7.课文开头写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可后来为什么又“因恸绝良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表明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9题。
越①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②腐而轮败,鞔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③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④。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⑤己,不顾。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学者之惠亦然。
【注释】:①越:越国。②辐(fú):与下文的“輗(ní)',、“辕(yuán)”均是古代大车上的部件。③诸:相当于“之于”。④相属:一个接着一个。⑤绐(dài):欺骗。
9.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