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940字。
学习内容 气象物候专题之《古代诗词中的物候》 第1学时
学习目标 1. 朗读体会,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的真挚感情。
2. 了解诗中反映的物候现象。
3.对诗歌语言推敲品味,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
学习重难点 通过诵读感悟诗词中反映的物候现象
导 学 过 程
一、课前先学
1.反复诵读诗词,初步了解四首诗词内容。(采取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
2.组内交流训练,描述每首诗的景物画面。(组内交流与组际交流相结合)
二、课堂探究
1.品析诗中精确语言,理解诗中情(先自主思考,再组内交流、组际交流)
(1)《塞下曲六首(其一)》一诗中“杨柳”的含义如何理解?
(2)体会“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中“晓”、“宵”所表达的意象。
(3)《凉州词》“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中的“春风”仅是指春天的风吗?联系本诗的写作背景谈谈。
(4)卢纶《塞下曲》一诗后两句好在何处?
(5)《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是怎样写出画中之景的?这首诗的高妙之处在哪儿?
(6)自主质疑内容:
2.领悟诗中物候现象,揣摩诗中景 (先自主思考,再组内交流、组际展示)
(1) 从李白的“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诗句中了解到怎样的物候现象,并分析形成这种物候现象的原因。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句有人认为“黄河”应为黄沙,你觉得有道理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