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2012安徽省皖南高三联合测评考试语文试题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63 KB
评级:
时间:
2011/11/25 15:06:19
下载:
本月:1 总计:57
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21题,约10750字。
2012安徽省皖南高三联合测评考试
语 文
命题单位:华普教育研究所语文研究室
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1卷第1至第4页,第Ⅱ卷第5至第6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选择题(第Ⅰ卷1—6题,第Ⅱ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Ⅰ卷7~14题,第Ⅱ卷18—21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女性文学创作,自先秦《诗经》中的女性作者开始,代不乏人。到了明清特别是清代,随着对程朱理学的批评,女性的主体意识也渐觉醒,女性诗词创作得以发展,女性诗人猛增。
清代女性诗歌创作的成就,不仅反映在闺秀诗集中,还反映在清代“闺秀诗话”中。这些诗话,指的是记载、反映清代女性诗歌创作的著作。
清代闺秀诗话目录现知有三十种左右。其作者既有男性,也有女性,而女性并不少于男性。女性闺秀诗话以沈善宝《名媛诗话》十五卷为代表。此诗话收从清初至道光时期女诗人千余名,对传播和弘扬女性文学具有重要的价值。此书足本有十五卷之多,篇幅巨大。虽然也博采众多书籍,但颇多第一手材料,它记录了作者与同时代女诗人的交往,为中国女性文学史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女性生活和文学活动片断,具有自撰的原创性质,与雷瑨、雷瑊《闺秀诗话》等书的单纯辑录不可同日而语。其内容虽然也是以选录诗词佳作为主,但常有评点,画龙点睛,间或也表达自己的诗学观念,具有女性独特的视角与体验。
男性闺秀诗话,应以袁枚《随园诗话》等著作中的闺秀诗话为代表,此外还有陈维崧《妇人集》二卷、。陈维崧《妇人集》是至今所知清代最早记载清代闺秀诗词创作而具有诗话性质的著作。虽然篇幅不大,仅二卷,诗话九十余条;但为清代的闺秀诗话确定了基本模式,即内容大体是女性诗词选兼诗人小传,间有简短评语,并采录部分与诗词无关的女性轶闻佚事。清代闺秀诗话一般都未突破此书窠臼,可见其于清代闺秀诗话史上的开山地位。另外最应重视的则是袁枚的闺秀诗话。袁枚大力倡导的性灵说,推动了女子为诗,也促成了随园女弟子等女性创作群体的出现。袁枚为了鼓励女子为诗,强烈批判“俗称女子不宜为诗”的“陋言”,并于《随园诗话》中大量采录闺秀之作,予以赞扬。虽然袁枚并未专门撰写过闺秀诗话专书(《贩书偶记》所载《随园闺秀诗话》一卷,估计也是《随园诗话》中闺秀诗话的摘编),但袁枚《随园诗话》与文集、诗集却有大量涉及闺秀诗歌创作的文字,研究清代闺秀诗歌创作是绝对不能略过袁枚的这些文字的。因此有必要把袁枚有关清代女子为诗的文字都搜罗于一集,编纂一本《袁枚闺秀诗话》。
清代闺秀诗话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大多数闺秀诗话“诗”多“话”少,特别是关于诗学的话更少,若欲从中获得理论启示是很难的。这是因为女性作者本为诗人而非诗论家,长于形象思维,而不擅长理性思维,多满足于感性描述或评点。男性作者则多视诗话为谈资,理论上不甚用心。因此清代闺秀诗话于古典诗学理论的发展并无何建树。又如内容庞杂,虽名为“诗话”,但与诗词无关的记载较多,这也是中国古代许多诗话的通病。还有许多闺秀诗话虽然对女性的才学非常赞赏,对才女的早寡生活予以同情,对才女的少年早逝表示痛惜;但又恪守腐朽的忠孝节义观念,如盲目褒奖才女为亡夫守节、为父母公婆毁伤身体尽孝之类。
(选自《文汇报•清代闺秀诗话》,有改动)
1.有关“男性闺秀诗话”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男性闺秀诗话属于清代闺秀诗话,清代闺秀诗话鼻祖陈维崧的《妇人集》是清代闺秀诗话的开山之作。
B.男性闺秀诗话的代表作是袁枚的《随园诗话》,其它清代闺秀诗话都难以突破它所构建的基本模式。
C.袁枚大力倡导性灵说,鼓励女子为诗,批判陈规陋俗,并撰写闺秀诗话以促进女性创作群体的出现。
D.《随园诗话》有大量闺秀诗歌创作的文字,常有画龙点睛的评点,是研究清代闺秀诗歌创作的珍贵资料。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袁枚等人的推动引导,使女性自身意识逐渐增强,使女性作者代不乏人,女性诗词创作得以发展。
B.沈善宝在《名媛诗话》中始终坚持自己具有女性独特视角的诗学观,对传播女性文学有重要价值。
C.清代闺秀诗话的大多数女性作者短于理性思维,而大多数男性作者则不甚用心于理论研究。
D.雷瑨、雷碱的《闺秀诗话》具有一定的原创性,书中保留了许多反映清代女性生活的珍贵的佚事。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当代的文学家把袁枚《随园诗话》中有关清代女子为诗的文字搜集在一起,编纂成《袁枚闺秀诗话》。
B.清代女性诗歌创作成就既反映在闺秀诗集中,也反映在闺秀诗话中,其中诗话的作者有女性也有男性。
C.《名嫒诗话》常有画龙点睛的评点,仅就这一点来说,其他的清代闺秀诗话就不可同日而语。
D.大多数清代闺秀诗话“诗”多“话”少,诗论甚少,伪劣庞杂之作甚多,人们很难从中获得理论启示。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题。
先妣事略
[清]张惠言
先妣姓姜氏,考讳本维,武进县学增维广生。其先世居镇江丹阳之滕村,迁武进者四世矣。先妣年十九,归我府君。十年,凡生两男两女,殇其二,惟姊观书及惠言在;而府君卒,卒后四月,遗腹生诩。是时先妣年二十九,姊八岁,惠言四岁矣。
府君少孤.兄弟三人,资教授以养先祖母。先祖母卒,各异财,世父别赁屋居城中。府君既卒,家无一夕储。世父曰:“悟弟不幸以殁,两儿未成立,是我责也。”然世父亦贫,省啬口食,常以岁时减分钱米,而先妣与姊作女工以给焉。惠言年九岁,世父命就城中与兄学,逾月时乃一省归。一日暮归,无以为夕飨,各不食而寝。迟明,惠言饿不能起,先妣曰:“儿不惯饿惫耶?吾与而姊而弟时时如此也。”惠言泣,先妣亦泣。时有从姊乞一钱,买糕啖惠言。比日昳,乃贳贷得米,为粥而食。惠言依世父居,读书四年,反,先妣命授翊书。先妣与姊课针黹,常数线为节,每晨起,尽三十线,然后作炊。夜则燃一灯,先妣与姊相对坐,惠言兄弟持书倚其侧,针声与读声相和也。漏四下,惠言姊弟各寝,先妣乃就寝。
先妣逮事白太孺人五年,尝得白太孺人欢,于先后委宛备至,于人无所忤。又善教诲人,与之居者,皆悦而化。姊适同邑董氏,其姑钱太君,与先妣尤相得,虚其室假先妣居,先妣由是徙居城中。每岁时过故居,里中诸母争要请,致殷勤,惟恐速去。及先妣卒,内外长幼无不失声,及姻亲之臧获皆为流涕。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安徽省省城名校2012届第一学期高三段考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人教课..
安徽省濉溪县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人教课标版
安徽省蚌埠一中2012届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人教课标版
安徽省当涂二中2012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人教课标..
安徽省黄山市2012届高三“七校联考”语文试题 人教课标版
安徽省萧县华龙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
2011-2012学年度安徽省合肥市名校大联考九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人教..
安徽省无为县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八年级语文试..
安徽省蚌埠三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高一语文试题 人教课..
安徽省淮北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人教课标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