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小题,约9450字。
衡水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 二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题目中加※的,为原创题。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高适,字达夫,沧州渤海人。适少落魄,不事生业,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取给。天宝中,海内事干进者注意文词。适年过五十,始留意诗什,数年之间,体格渐变,以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已为好事者称诵。宋州刺史张九皋深奇之,荐举有道①科中第,调封丘尉,不得志。去。客河西,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表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禄山乱,召翰讨贼,即拜适左拾遗,转监察御史,佐翰守潼关。翰败,帝问群臣策安出,适请竭禁藏募死士抗贼,未为晚。不省。天子西幸,适走间道及帝于河池,因言:“翰忠义有素,而病夺其明,乃至荒踣。监军诸将不恤军务,以倡优相娱乐,浑、陇武士饭粝米日不厌,而责死战,其败固宜。臣数为杨国忠言之,不肯听。故陛下有今日行,未足深耻。”帝颔之。俄迁侍御史,擢谏议大夫,负气敢言,权近侧目。帝以诸王分镇,适盛言不可,俄而永王叛。肃宗雅闻之,召与计事,因判言王且败,不足忧。帝奇之,除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诏与江东韦陟、淮西来王真率师会安陆,方济师而王败。
未几蜀乱,出为蜀、彭二州刺史。始,上皇东还,分剑南为两节度,百姓敝于调度。适上疏曰:“剑南虽名东、西川,其实一道。……濒边诸城,皆仰给剑南。可税赋者,独成都、彭、蜀、汉四州而已,以四州耗残当十州之役,其弊可见。又关中比饥,士人流入蜀者道路相系,地入有讫。而科敛无涯,为蜀计者,不亦难哉!又平戎以西数城,皆穷山之颠,蹊隧险绝,运粮束马之路,坐甲②无人之乡。为戎狄言,不足利戎狄;为国家言,不足广土宇。奈何以弹丸地而困全蜀太平之人哉?若谓已戍之城不可废,已屯之兵不可收,愿罢东川,以一剑南并力从事。不尔,非陛下洗荡关东清逆乱之意也。蜀人又扰,则贻朝廷忧。”帝不纳。
梓屯将段子璋反,适从崔光远讨斩之。而光远兵不戢③,遂大掠,天子怒,罢光运,以适代为西川节度使。广德元年,吐蕃取陇右,适率兵出南鄙,欲牵制其力,既无力,遂亡松、维二州及云山城。召还,为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永泰元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忠。
适尚节义,语王霸衮衮不厌。遭时多难,以功名自许,而言浮其术,不为缙绅所推。然政宽简,所莅,人便之。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六十八》有删改)
[注释]①有道:古代选举科目之一,始于汉代。②坐甲:战士披甲不卧,坐以待敌。③而光远兵不戢:戢,约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表为左骁卫兵曹参军 表:上表奏请
B.转监察御史 转:转任,平级调动
C.所莅,人便之 便:认为……便利
D.帝颔之 颔:下巴
2.以下分别说明高适“负气敢言”、有奇才的一项是 ( )
A.①帝以诸王分镇,适盛言不可 ②因判言王且败,不足忧
B.①语王霸衮衮不厌 ②适年过五十,始留意诗什……以气质自高
C.①上皇分剑南为两节度,百姓敝于调度。适上疏 ②然政宽简,所莅,人便之
D.①臣数为杨国忠言之,不肯听 ②故陛下有今日行,未足深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安禄山叛乱,皇帝让哥舒翰率兵讨伐,高适辅佐哥舒翰镇守潼关。哥舒翰兵败。高适向皇帝进言,要求拿出宫中的珍宝招募敢死之士抗击敌人,皇帝却未采纳。
B.高适率性敢言,那些权贵近臣都很看不起他。再加上他经常夸夸其谈论国事,言过其实,所以那些官员们更看不起他。
C.玄宗要分剑南为两节度,高适上疏,从国家利益出发,围绕税赋、地理环境、军事等方面进言,极言不可。皇帝未采纳他的建议。
D.高适的诗歌创作大器晚成。他的诗歌贵在以气质取胜,每有所作,即被传诵。
二、古诗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4—5题(6分)
塞下曲(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4.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人牵马饮水渡过了塞下大河,尽管是秋天,已是水寒刺骨寒风凛冽。
B.虽已日近黄昏,但因为平沙莽莽无遮掩,所以昏暗中可以望见临洮城。
C.诗人联想起昔日的烽火战事,仿佛感受到了当年戍边战士的豪情壮志。
D.黄尘迷漫是边塞古今一贯的特点,但片片野草间仍能见到零乱的白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