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0道题,约5050个字。

  长乐市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模拟
  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10分)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jí)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cǎn)
  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fù)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到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⑴给加点字注音。(3分)
  ⑵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⑶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2分)
  亏空:
  光景:
  ⑷运用下面词语写一句有意义的话。(2分)
  祸不单行:
  2、根据提示或课文内容填空。(8分)
  (1),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2)烽火连三月,。(杜甫《春望》)
  (3)《爱莲说》中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
  (4)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是:
  ,。
  (5)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描写了自己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的句子是:
  ,。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就结构而言,新闻(消息)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B.“记”是古代一种叙事的文体。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明朝人魏学洢的《核舟记》。前者记叙了渔人游桃花源,后者记叙了王叔远送给作者的一只核舟。
  C.在《阿长与〈山海经〉》这篇小说中,鲁迅通过几件事情的记叙,刻画了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D.《爱莲说》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短文。“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
  本报讯100年前,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党人一举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在中华民族史册上,辛亥革命光辉永存。连日来,福州各地举办馆藏文物展、书画图片展、知识竞赛、文化讲堂、文艺晚会等活动,以多种形式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5、名著阅读(6分)
  ⑴《朝花夕拾》中,抨击所谓的“正人君子”的两篇文章是《》和《》。(2分)
  ⑵《五猖会》为什么用了将近一半的篇幅谈“迎神赛会”?在《朝花夕拾》中,有没有类似写法的篇章?请举例分析。(4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