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小题,约9550字。
南昌二中
2011—2012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第Ⅰ卷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倾轧/轧账 里弄/卖弄 模板/模样 疏浚/怙恶不悛
B.刨冰/刨除 纤尘/纤细 毗邻/庇护 楔子/锲而不含
C.押解/解元 殷红/殷勤 埠头/阜盛 哮喘/命途多舛
D.宿雨/星宿 绯红/菲薄 漫溯/朔风 数九/数见不鲜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合龙 震撼 雕梁画栋 张皇失措
B.安详 诟骂 兵慌马乱 没精打彩
C.文身 雾蔼 一如继往 云销雨霁
D.装璜 防范 以德报怨 陨身不恤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他的研究成果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令世界侧目。
B.夏日的东湖,风光旖旎,水光潋滟,岸柳阴阴,秀色可餐。
C.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表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将作为重点予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划呼之欲出。
D.人们在某些方面遇到困惑时,总希望听听专家的指导和建议,而专家也确实起到了答疑解惑的作用,长此以往,专家和公众就形成了较为牢固的信赖关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去年以来,由于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接连采取错误举措,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了严重干扰。
B.2011年10月13日,外交部副部长宋涛召见泰国、老挝、缅甸驻华大使,就载有我船员的货船在湄公河遇袭、导致多名中国船员身亡事件提出紧急交涉。
C.未来五年,国家将通过改造棚户区、建设公租房等方式,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供给,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
D.“神马都是浮云”、“鸭梨”、“给力”等网络词语在2010年一夜窜红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网民在背后推波助澜所造成的。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
A.汉字是至今仍“活”着的最古老的一种文字,它的形体逐渐演变:从商代到秦代,依次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从汉代到现代,依次有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 B.电视剧《幸福来敲门》掀起的“幸福”冲击波余波未了,《幸福生活在招手》、《谁比谁幸福》、《80媳妇50妈》等“幸福剧”又将依次登台亮相,幸福二字俨然成了2011年电视剧热词。
C.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有的是计数的,如东单三条、东四十条。有的原是皇家储存 物件的地剪,如皮库胡同、惜薪司胡同(存放柴炭的地方)。有的是这条胡同里曾住过 一个有名的人物,如无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老娘是接生婆)胡同。
D.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无法准确地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像“非典”、禽流感这类疾病?
6.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在一个镇上,有人通过学驴叫的方式企图引出丢失的驴来,因此受到其他镇的人嘲笑,从此结下仇怨。这一天,双方正要为此械斗,桑丘学驴叫,招来一顿狠打,堂•吉诃德为了救助桑丘,也和他们打了起来。(《堂•吉诃德》)
B.到了这时,瑞钰的最后一道防线被攻破了。她收拾起假的笑容,伏在桌上低声哭起来。听到“血光之灾”的鬼话后,瑞钰哭了。觉民对长辈还有所期待,要去讲道理;觉新认为“担当不起那不孝的罪名”,只好含泪依从;觉慧态度坚决,主张不能屈服,“应该反抗”。(《家》)
C.姑苏城乡宦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不久以后的元宵之夜,女儿英莲被拐走。又因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毁。一日,他听到了道人的《好了歌》,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起进京赶考。(《红楼梦》)
D.他终于看到纵队的前列从这条街进入广场,不一会,一大群人便挤满广场。但除了知道这是一群人以外,在黑暗中什么也看不清。正是因为加西莫多看不清楚广场上的情况,才误以为他们是来加害爱斯梅拉达的。所以,当那一大群人靠近圣母院时,加西莫多便拼死抵抗。(《巴黎圣母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中国民居文化哲学思考
民居是极富文化内涵的载体,而文化的本质实际上是人的自我生命在其活动的展示。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有学者早就提请人们注意:“从文化角度而言,研究民居自然要追溯历史,即所谓的传统民居或民居传统,只重民居硬件的实测和研制是不够的,还要从整体文化的角度进行深层的考察。”
中国民居在物质形态的构建上往往不甚研究,而注重因陋就简、顺乎天道的人本意义,这是因为在古人看来,“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非夫博物明贤者未能悟斯道也。宅者,人之本”。不仅如此,古人还以为“宅以形式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俨雅,乃为上吉”。人居住在“上栋下宇”般虚实相间的住宅里,犹如置身于阴阳际汇的风水宝地,可以汲取天地之精华,感受四时的节律,“天、地、人”三才互参并融为一体而生生不息。中国古人就是在这样的居住环境中平静地度过了几千年诗意文明的历史。诗意是居住本源性的承诺,这并非意味着诗意仅仅附加于居住的装饰物和额外品。居住的诗意特性也不是意味着诗意在全部居住中以某种方式和其它方式产生,而是通过诗意的建筑使居成为居住。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进士及第,为隰州军事推官。州民常聚博僧舍,一日,盗杀寺奴取财去,博者适至,血偶涴①衣,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后果得杀人者。徙仪州推官,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会久雨,粟麦渍腐,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之翰怒,欲劾奏之。奎徐曰:“用兵久,人疲转饷,今幸兵食有余,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