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小题,约9910字。

  兰州一中
  2011—2012—1学期高三月考
  语 文 试 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选择题
  一、(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侪辈(chái)   呱呱坠地(gū)   雪茄(jiā)     白炽灯(chī)
  B.铩羽(shā)    万马齐喑(yīn)  诤友(zhèng)   影幢幢(chuáng)
  C.鞭笞(chī)    如法炮制(páo)  浸渍(zì)      呕心沥血(xiě)
  D.折耗(shé)    不偏不倚(yǐ)   不肖(xiāo)    大腹便便(pi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喋血    诡秘      震聋发聩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B.修茸    造诣      走投无路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C.历练    弘扬      立竿见影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D.宣泄    祛除      心劳日拙     前事不忘,   后世之师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与其说这雄伟的建筑群是人类的奇迹,          说它们是历史发展造就的产物。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每位公民都有         老人的义务。
  ③、演员们曾阅读大量资料,潜心观察人物并刻意模仿,         最后的表演让人信以为真。
  A.毋宁    赡养    以至           B、毋庸    抚养    以致
  C.毋庸    抚养    以至           D、毋宁    赡养    以致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他善于读书, 常常从书中断章取义,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
  B.老校长性情极温和,却是个绵里藏针的人,在原则问题上,他向来是非分明,一丝不苟,对师生要求严格。
  C.这兄弟俩性格迥异,一个特别好静,一个特别好动,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D.妈妈是个不善管家的人,从不从长计议,总是把下一顿的提前消耗,弄得我们全家总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杜甫是位有高度责任感的现实主义诗人,由于战争频仍,在他的笔下,生活的画面往往是广大灾民哀鸿遍野,痛苦不堪。
  B.白芳礼老人连续十多年靠自己蹬三轮的收入帮助几百名贫困学生实现了上学的梦想。起初人们还以为他是个衣食无忧的退休老干部,最后才知道他家徒四壁,别无长物。
  C.对待野生动物,我们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为渊驱鱼,为丛驱雀”,赶尽杀绝,只顾眼前利益。
  D.时间真如行云流水,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望着镜中的两鬓白发,他不由地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
  6、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
  A.近年来,一些唱片公司急于追求眼前利益,喜欢以流水线的方式包装炒作,造成了流行乐坛表面繁荣,内里空虚。
  B.中学生普遍缺乏感恩意识,是由于社会大环境等诸多外在因素造成的,但我们的教育显然难辞其咎。
  C.“和谐社会”,一个充满中国智慧的名词,它所描绘的国际关系状态,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理解和赞同。
  D.我市在武汉“8+1”城市圈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
  7、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
  A.为引导、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毕业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切实有效地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团中央、全国学联日前在京准备启动“创业中国——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服务工程”大型社会公益活动。
  B.人类的经验与思索虽然已经记录在案,本可以引以为戒,但是历史仍然不断地在重复着自己,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C.为防止因拉登之死而引发“基地”等恐怖组织实施报复,巴基斯坦各主要城市大幅提升警戒级别,特别是在伊斯兰堡、白沙瓦、卡拉奇等地美国使领馆附近。
  D.旺盛的国内需求正在成为跨国巨头获取暴利的重要市场,尤其是针对中国的石油、铁矿石以及基础能源等方面表现得异常突出。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0题
  冰立方
  ①科学家正在南极冰下架设一部大型望远镜,这部被称作“冰立方”的设备将能为科学家提供一张地球铁核图片,描绘出这个靠近质量更轻的岩石外壳的地核的大致轮廓。
  ②“冰立方”是一个国际科研项目,由美国等数个国家和基金会发起和执行。目前项目正在建设中,设计的目的是用来探测被称作中微子的亚原子粒子,这种物质让人捉摸不透,但它们很容易穿越行星体。这个设备由数千个探测器组成,最终科学家将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