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030个字。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汕头市五校期中联考
  九年级语文试卷
  说明:
  1.试卷6页,答卷4页,共10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50分。
  3.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指定的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一、基础(33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2分)
  (1)后值倾覆,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2分)
  (2)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2分)
  (3)农村机械化进程大大加快,夏收之时,农民将不需要再面朝黄土背朝天,忍受烈日的炙烤,“,”的痛苦将成为历史。(用白居易《观刈麦》的诗句。(2分)
  (4)持节云中,。,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2分)
  (5)请把范仲淹《渔家傲》一词默写完整:(4分)
  ,。。
  千嶂里,。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6分)
  (1)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yǔn luò了。
  (2)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páng wù,便是敬。
  (3)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chóng dǎo fù zhé。
  (4)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wēn shēng xì yǔ 地。
  3.下列句子中语病修改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大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去掉“或毁坏”)
  B.这部电影,对我很熟悉,因为它是一部反映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励志片。(改为“我对这部电影很熟悉”,或删去“对”字)
  C.我们班的卫生工作,一连三个月被评为全校的优胜班级。(把“的卫生工作”移到“的优胜班级”前)
  D.开卷未必有益,只有开好卷,会开卷,就能真正受益。(把“就”改为“才”)
  4、从A组备选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写一段描述某人性格的话。(6分)
  A组词语:一代天骄恪尽职守媚上欺下怒不可遏
  B组词语:或者……或者……只要……就……
  5.有人认为随着电脑、手机等现代化工具的出现,书法迟早要遭淘汰,不用花费宝贵的时间练习书法。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列举三条“要学好书法”的的理由。(6分)
  中新网报道:汉字书写在中小学生的世界里从形式到内容出现了空前的颠覆。很多学生的作业和课堂笔记,都是潦草难辨,字体丑陋,错别字层出不穷,不得不常常使用胶带纸,修改液来修修补补。甚至连关键的中考和高考的试卷也一塌糊涂。
  年轻人书写能力的退化,当然和电脑技术的普及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忽视了对书写这种基本技能的训练,不仅很多学生本人的书法意识不够,而且很多家长也认为现代社会不需要人能写好字。正因为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以及学生方面的多种原因,导致了现在学生书法水平每况愈下。
  专家们认为用手写字是脑思、眼察、足安、臂开、身正手动的一系列联动式的运动过程,中小学生是练习手写汉字的最佳期,如果忽视“书写”这一训练,用敲击键盘来代替,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
  答:(1)
  (2)
  (3)
  二、阅读(57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6-18题。(一)(14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或以为亡/且秦灭韩亡魏
  B、为天下唱,宜多应者/诚宜开张圣听
  C、扶苏以数谏故/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D、大楚兴,陈胜王/秦王色挠
  7、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8、陈胜他抓住了秦王朝所面临的严重的政治危机和楚国人民的反抗要求这两个问题做了精辟的分析。说明全国人民对秦王的残暴统治极其愤恨。利用百姓不知扶苏和项燕存亡这一情况,提出了的策略口号,从而掌握了人心动向。(用原文回答)(4分)
  9、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胜发动起义的导火线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B、陈胜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号,寄托了对二人的思念,并立志为二人报仇。
  C、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
  D、为起义做舆论准备过程,体现了陈胜的组织领导才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