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本课件采用课件与教案一一对应的方法,分2课时讲解断句,分4课时讲解文言文翻译的“四步五字法”,最大的亮点是剖析了把握翻译得分点的方法。

文言翻译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第1课时曾祥云.doc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第7.8课时曾祥云.ppt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第1课时曾祥云.ppt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第2课时曾祥云.doc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第2课时曾祥云.ppt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第3课时曾祥云.doc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第3课时曾祥云.ppt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第4课时曾祥云.doc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第4课时曾祥云.ppt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第5课时曾祥云.doc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第5课时曾祥云.ppt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第6课时曾祥云.doc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第6课时曾祥云.ppt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第7.8课时曾祥云.doc
  邻水金鼎实验学校教案
  学  科:语 文  班 级:高三1、9班  第1课时      授课教师:曾祥云
  课题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之断句 教学
  手段   多媒体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什么叫断句了解断句与标点;
  2、了解断句与标点
  3、掌握根据词性、语序断句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练习、听评讲,提高根据词性、语序断句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初步培养断句的能力。
  重点 掌握根据词性、语序断句的方法。 难点 提高学生断句的能力。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出示课标
  二、什么叫断句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三、断句举例:
  1、标点留客
  一位潦倒书生,到友人家中作客。刚巧连日下大雨,书生在友人家住上好几天。其友人想赶他走,就写了一张字条﹕“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字条本意指﹕“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书生看后,脑筋一转,在字条上加了两个标点,使之变成﹕“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其友人见状,便无可奈何让书生继续住下去。
  2、一次会上,郭沫若拿出一张字条,上有一段古文,他请在座的朋友标点。这段文字很简单:“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在座的朋友提供了四种答案:
  一、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二、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三、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四、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这段话到底该如何标点?    (贡树铭《郭沫若的试题》,载2001年第4期《咬文嚼字》)
  [评介:原文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作者给出的参考答案是第四种。意思是:“舜是什么?是人;我是什么?是人。有作为者也应该像他那样。”古文没有标点,读古书首先要学句读。句读不通,难解真意。何以见得?此例可证。]
  3、阔少年断错句娶错妻
  以前,有一位阔少爷,常希望找个漂亮妻子。某天,他收到媒人寄来的提亲信,并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