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30分)
江苏省如皋市教研室 丁国林
一 (19分)
1. 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yì jué xián
立 韦编三 扣人心
2.用课文原句填空。(5分,每小题1分)
①.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②.无为在歧路,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川》)
③. 瀚海阑干百丈冰,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④.《行路难》中,以连续动作写出作者内心苦闷与情感变化的两句诗是:“_ _
__ ,_ ___。”
⑤.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里的“此”指代的内容是:“
, , , ; , 。”
3. 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2分)
A.花和尚鲁智深和豹子头林冲是《水浒传》中“大闹野猪林”所涉及到的两个重要人物。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冬雪喻春花,把雪后景色写得春意盎然, 联
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贴切。
C.高尔基,前苏联著名文学家,他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散文诗《海燕》原是“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
D.“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选自《诗经》里的《君子于役》,这里通过一幅安静、和悦、充满家庭生活气息的画面,反衬了抒情主人公对久役于外的丈夫的强烈的思念之情。 答:【 】
4.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2分)
A. 历史上,多少在民族危急存亡之时拍案而起的卓越人物已归尘土,可他们的精神却代代相传,永不磨灭。
B. 长寿民俗风情一条街吸引了众多的游客,观光购物的人络绎不绝,济济一堂。
C. 艺术节上展出的如皋盆景,因势造型,姿态各异,无不巧夺天工,不时迎来一声声热情的赞叹。
D. 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死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暴力下,那惨绝人寰的一幕是每个中国人都无法忘怀的。 答 :【 】
5.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 的特点。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6. 仿照示例,改写下面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4分)
示例:(学生宿舍里)严禁被褥脏乱。
改写为: 被褥也需要美容。
① 提示语:(学生餐厅内)禁止浪费。
改写为:
② 提示语:(会议室内)关掉手机。
改写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