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另有素材及教案。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走马中学 陶玉梅
【教学目标】:
1. 学习通过刻画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来揭示人物心理的方法。
2. 整体感知人物的命运、态度、性格,结合社会实际,理解小说的主题。
3. 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调适自身心态,摒弃虚荣心理,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从多角度刻画人物的形象,以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小说情节,把握小说主题。
【教学方法】:自学——讨论——探究——拓展
【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同学们!前几年,大街小巷流行着一首《流浪歌》,大家想听吗?(播放歌曲)歌听完了,可一个愁苦、孤独的浪子形象却留在了我们的脑海中,让我们不由得产生怜悯之情,是啊!家是温馨的港湾,流浪的心多么渴望这个港湾的慰藉啊!可有这样一个浪子,在外流浪多年,当家人遇到他时,不但不接受他,反而还骂他,什么原因呢?大家想不想了解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说它远,它发生在遥远的 19 世纪的欧洲,说它近,它就在我们眼前,请大家打开课本,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我的叔叔于勒》。
二、预习交流(5分钟)
1、请说出本课中你认为值得注意的字词。
栈( )桥 牡蛎( )煞( )白 撬( )开 诧( )异
褴( )褛( )拮( )据( :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2、温故积累:出示幻灯片,说说你所了解的莫泊桑, 教师最后补充。
(1)作家作品:“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
(2)名人评莫泊桑
左拉:“读他的作品,可以是哭或是笑,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
屠格涅夫:他是19世纪末法国文坛上“最卓越的天才。”
左拉:他的作品“无限地丰富多彩,无不精彩绝妙,令人叹为观止”。
恩格斯:“应该向莫泊桑脱帽致敬。”
【教学步骤1、2由第一学习小组同学进行成果展示,第九小组点评。】
三、大显身手:人物形象探究
1.于勒是一个怎样的人?调查表。(3分钟)
姓 名 于勒 性别 男 年龄 50多岁
籍 贯 法国哈佛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