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500个字。

  八(下)至九(下)部分诗词赏析
  浣溪沙(晏殊)
  【赏析】
  (1)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悼惜。词的上片因今思昔,追忆难忘的欢聚,感叹时光的易逝;下片则描写落花、归燕,抒发伤春怀人的感叹。
  (2)“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试题链接】
  1、这首诗是怀人之作,从哪两个句子可以看出来?
  答: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答出2句即可)
  2、“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独”字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落寞、孤独
  3、这首词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你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新”与“旧”对比;(“去”与“来”对比)好处:“新”是唱新词,“旧”是饮酒唱词时的环境——旧亭台,新词与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怅惘情思。(“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增加了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4、“无可奈何花落去”是伤春,“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伤别,这两句融合全篇的作用是什么?
  答:将景物与人事紧密联系,景中寓情,赋中有比,更加委婉含蓄地抒写了伤别之情。
  5词人精心选择了西坠的夕阳,飘落的花瓣、重归的燕子以及徘徊于小园的诗人,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伤别怀旧的情怀,这是运用了以景传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6从风格上看,这是一首婉约词。
  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传诵的名旬,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这两句好在哪里?
  对偶:这一句时仗工整,音韵和谐,画面生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8.从词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是在追忆过去的时光?从“去年天气”“旧”“几时回”可以看出。
  9.这首词是怀人之作,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从“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可以看出来。
  10.“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落寞孤独。
  11.这首词多处运用对比,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说出这样写的好处。(1)“新”与“旧”的对比,好处:“新”是唱新词,“旧”是喝酒唱词时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怅惘情思。(2)“去”与“来”的对比,“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增加了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12.这首词通篇写景,但字字皆情,这种种情又似乎难以确指,根据你的体会,你认为词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词人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事情的流连,同时也不免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
  13诗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夕阳、落花和归燕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14.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诗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
  15.这篇短小的令词,既有伤春惜时之意,又有思友抒怀之情,词的上阙写写景怀人之情,下阙写今日的伤感.
  16请依据该词的内容,仔细品味本词所蕴含的生活哲理。美好的事物必然会消逝,在消逝的同时,又有美好事物的出现,生活不会因其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17.“无可奈何花落去”是伤春,“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伤别,这两句融合全篇,其作用是将景物与人事紧密联系,景中寓情,赋中有比更加委婉含蓄地抒写了伤别怀旧之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