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br>
(一)理清全文结构,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内涵及其在文中的作用。<br>
(二)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对生活化语言的巧妙艺术加工。<br>
(三)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br>
二、教学设计<br>
(一)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br>
分析:(1)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br>
(2)体味作者匠心:<br>
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br>
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荷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是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br>
(二)本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br>
分析:《荷塘月色》的行文线索,很有特色,如同经、纬两条线穿织在一起。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好似一条经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所以“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