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950字。

 

  “恶搞”的那些江湖事
  Xy888
  镜头1“hold住姐”“恶搞”爆红
  一秒钟内把比基尼翻过来罩在头上,由时尚巴黎女郎变身清朝格格,无论现场观众如何笑到崩溃,她依然镇定表演,数次喊出“整个场面我要hold住”。
  日前,台湾文化大学戏剧系在读生谢依霖参加台湾综艺节目《大学生了没》时,来了一回“恶搞”秀——表演从法国回来的时尚人士,化浓烈的烟熏妆,讲夹生的英语,姿态扭捏妖娆,向大家“诠释”fashion。谢依霖一夜红遍中文网络,被称为“hold住姐”。她的口头禅“整个场面我要hold住”,盖过“神马浮云”及“给力”等网络词,成为2011年的热门网络新词汇。不少商家纷纷借此打出广告——“购买/使用×××产品,助你hold住未来”……
  镜头2“悬浮视察”的“恶搞悲剧”
  相信大家还记得前段时间,四川会理县政府网站上出现领导“悬浮视察”的图片。尽管会理县有关方面迅速承认了错误,并向广大网友道歉,且附上了被PS之前的原图,但网上对领导“悬浮视察”的“恶搞”已然成风。有网友将县长替换成郭美美,或将三位领导PS到水灾区、美国白宫门前、月球表面,声称领导在视察灾区、白宫或月球等。更有甚者,把拿着扫把的哈利波特PS进照片,戏说领导在指导哈利波特扫大街;或PS进一张华南虎,戏称县长乘着浮云在会理县发现华南虎踪迹……在网民智力水平日益增长的时代,地方宣传的技术水平难以与之相适应,生生闹出了一则“恶搞悲剧”。
  从综艺节目、新闻图片到电影大片、流行音乐,从明星名人到普通百姓,从时下的社会现象到经典的传统文化,“恶搞”似乎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特别是《Q版语文》和《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问世以来,“恶搞”事件更是层出不穷,火爆异常。
  到底什么是“恶搞”?“恶搞”是否是中国当代特有的文化现象?“恶搞”的手法和特征有哪些?“恶搞”的底线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让我们一起沿着本期“特别关注”的轨迹一探究竟吧。
  恶搞”的N种“外衣”
  “恶搞”是人们通过戏仿、拼贴、夸张等手法,运用游戏、flash电影短片等形式,对经典、权威的人或事件进行解构、重组、颠覆,以达到搞笑、滑稽、讽刺等目的的文化现象。
  其实,“恶搞”并非中国当下特有的文化现象。《堂吉诃德》是对骑士文学的“恶搞”,达达运动先锋杜尚的《泉》、《蒙娜丽莎》是对经典绘画的“恶搞”……据说“恶搞”是日本动漫文化中KUSO文化的产物,但“恶搞”在中国的源头,甚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烽火戏诸侯”那里(详见《恶搞的历史——历史上的恶搞》一书);鲁迅先生出版于1936年的《故事新编》戏仿了《尚书》、《道德经》、《庄子》等经典,某种程度上也属于“恶搞”;20世纪90年代被称为“痞子小说”的王朔的作品、《戏说乾隆》等电视剧、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等无厘头电影,都是十足的“恶搞”作品。
  “恶搞”还是比较中性的,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幽默调侃的反映。比如对牛郎织女故事的一个“恶搞”漫画:牛郎因为没钱买房,王母娘娘不让他和织女结婚,他一气之下下海经商,后赚得百万资产,买了一辆鹊桥牌轿车去接织女。这个改编后的故事是现代社会生活语境中的一个版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的社会现状。
  “恶搞”是种创意活,在网络传播的“高速公路”上,泛滥的“恶搞”已经披上了N种美丽的“外衣”——
  1.文字模仿古诗《赠汪伦》变成了“李白乘舟将欲行,忽然掉进水潭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知李白死没死!”《春晓》变成了“春天不洗脚,处处蚊子咬;夜来大狗熊,看你往哪跑!”四大名著也被改得面目全非。《西游记》成了《嘻游记》,《水浒传》中武松和西门庆对决的时候,竟然拿起了冲锋枪,《三国演义》里的关公为了表功开起了记者招待会。Q版语文书里,卖火柴的小女孩变成了促销女郎,少年闰土摇身一变成了古惑仔,孔乙己偷窃光盘称“资源共享”,白雪公主穿着泳衣打猎,司马光砸缸救出了萨达姆……当然还有当前流行于网络的各种“吐槽体”:淘宝体、蓝精灵体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