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6道题,约4150个字。
初一语文期末模拟试卷(二)
一、 文言文阅读
(一) 默写
1、海上生明月,。
2、,语不惊人死不休。
3、日光下彻,。
4、,病树前头万木春。
5、夜来城外一尺雪,。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万籁”在诗中指的是。(2分)
7.下列正确的一个选项是()(2分)
A.诗人在颔联中运用了对仗的手法,抒发对竹径、花丛、树木等美景的赞叹。
B.颈联写出诗人身处自然环抱的佛门,心中尘世杂念受到洗涤的空灵心境。
C.尾联笔锋一转,点明悠扬的乐器声给如此寂静的禅院带来了灵动的生机。
D.这首诗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了诗人一心参禅朝圣的愿望。
(三)课内语段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8.上文出自课文《》,其作者是明朝魏学洢。第一自然段中“东坡”指的是北宋文学家(人名)。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神情与苏黄不属()(2)诎右臂支船()
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11.上文具体描写了“船头”和“舟尾”人物各异的情态,其目的是。
12.选文第一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于船头的位置,为什么先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