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小题,约9230字。

  2014届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籼米(xiān)    创伤(chuāng)    夹袄(jiā)     载歌载舞(zài)
  B.游说(shuì)    横亘(gèng)     浸渍(zì)      叱咤风云(zhà)
  C.玄色(xuán)   蕈菌(xùn)        因为(wèi)    五卅惨案(sà)
  D.翌年(yì)      躯壳(ké)       忤视(wǔ)     长歌当哭(dà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斑驳     家具     笔杆子        急不暇择
  B.驯鸽     忸怩     绿茵场        诛连九族
  C.婆挲     嘻笑     梵婀玲        没精打采
  D.租赁     恶耗     橘子洲        如椽大笔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       ,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她说她在东京家中也养了狗。
  (2)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_____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
  (3)我看着母亲怀里的不       的妹妹,我坐着油漆过的安了火钵的炕凳。
  A.做客       虽然       熟识            B.作客         虽然       熟悉
  C.作客       即使       熟识            D.做客         即使       熟悉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承者只能望其项背。
  B.巴林石是中国各色石种的集大成者,其纹理奇特,质地温润,钟灵毓秀,堪称石之精品。
  C.这一番话犹如晨钟暮鼓般一直警醒着我,催我奋发,催我前进。
  D.夕阳下流淌的康河,波光潋滟,栩栩如生,河畔的金柳姿态婀娜如妩媚的新娘,动人心弦。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不仅该诗描述了大堰河悲惨的一生,还通过对大堰河不幸身世的讲述,抒发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雨巷》描写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作者戴望舒也因此成名,被人们称之为“雨巷诗人”。
  C.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一千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
  D.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共130篇。
  B.继父默德斯东把年幼的大卫送去当童工,让他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母亲大权旁落,不敢过问这件事,也不敢和大卫亲近。(《大卫•科波菲尔》)
  C.颜渊勤奋好学,不为生活艰苦所困,是个大贤人;孔子赞叹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D.《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和谐的文化传统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生机和活力,要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得到世界的广泛尊重,文化上的传统是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追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渊源,其实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和合”思想。在中国古代经典论述中,“和”指和睦、和平、和谐;‘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并举,意为和谐、协调与合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