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8440字。

  山东省泰安市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第Ⅰ卷答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在答题纸上,答题纸一律用碳素笔书写,其他笔无效。
  3.本试卷考试范围:必修1、必修2,第一单元至第四单元。
  第Ⅰ卷(选择题36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编辑(jí)    客栈(zhàn)   连累(lèi)     辞藻(zǎo)华丽
  B.笙箫(shēnɡ)  芜杂(wú)    青荇(xìnɡ)   针砭(biān)时弊 
  C.肖(xiào)像   煤屑(xiào)     吮(yǔn)吸    蓊蓊郁郁(wěng)
  D.发酵(jiào)   怂(sǒng)恿   滂沱(pāng)   面目可憎(zèng )
  2.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掂记    熹微     禁固      没精打采      舐犊情深
  B.斑斓   衣褶      咀咒      口诵心唯      藕断丝联                                             
  C.盘桓    羸弱     惊蛰      战战兢兢      皓首穷经
  D.惊蜇    船棹     回溯      谈笑风声      刚建质朴
  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近年来,内地作家 _____ 沿海地区,写出了不少以市场经济为题材的好作品。
  (2)战士们的三只小船就奔着东南方向,箭一样飞去,不久就         在中午水面上的烟波里。
  (3)元旦晚会上,老师和同学们再三邀请她登台表演,而她     嗓子不好,怎么也不肯唱。
  A.作客    消失   推托      B.做客   消失   推脱
  C.作客    消逝   推托      D.做客   消逝   推脱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现在中小学校应试教育的弊端十分严重,一些有识之士提出,“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炙手可热的问题。
  B. 由于中国学生在国际数学竞赛上频频获奖,一些家长便不顾孩子的条件,非要让孩子进“奥数班”不可,数学家张教授对此颇不以为然。
  C.  今年6月27日,上海闵行“莲花河畔景苑”一幢十三层的在建商品房居然齐根倒下,这令从事建筑设计多年的老专家也叹为观止。
  D.作者以一座老宅即将拆除为契机,借一群芸芸众生极为日常化的生活,传递出在那个万物复苏的年代里南方小镇骚动不安的气氛。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制止和规范权力消费行为,已经成为反腐败斗争中迫在眉睫的问题。
  B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蒋莉萍在参加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产业峰会时表示,中国的智能电网和国外的完全不一样,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的自然环境因素所造成的。
  C. 由于未来的创业板上市公司顶着“科技”、“创新”之类的光环,很可能吸引更多的投机资金,从而获得更高的估值水平。
  D. 实施名牌战略,精心打造世界知名品牌,是加入WTO之后,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我国各大企业相继制定的发展策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常能听到“人文精神缺失”的叹息与无奈。
  所谓人文精神,在我看来,是指人类共同信奉的那些真理性的精神。比如我们常说的科学精神、体育精神、民主精神、爱国精神、社会公平与平等的精神、人道主义精神等等,这些精神确保人能自由、幸福且有尊严地活着,有利于人的幸福与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今,人文精神的固有准则、特别是传统的价值观正遭遇到颠覆性的冲击,诸多迷惘和困惑摆在社会和个人面前。面对物欲横行与享乐盛行,我们却手无寸铁,无能为力――重建我们的人文精神迫在眉睫。重建不是推倒重建,而是面对当代社会现实的重新构建,做到有所坚持,有所担当。
  要重建,根底在教育。或者说,人文精神就是教育的灵魂。教育,不只是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精神教育。
  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一个人所要完成的不只是知识性的系统的学业,更重要的是拥有健全而有益于社会的必备的素质――这个素质的核心是精神,即人文精神。具体到个人,它表现在追求、信念、道德、气质和修养等各个方面。
  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残缺的、无灵魂的教育。任何知识如果只有专业目标,没有人类高尚的追求目标和文明准则,非但不能造福社会,往往还会助纣为虐,化为灾难。反过来,自觉而良好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则可以促使一个人心清目远、富于责任、心灵充实、情感丰富而健康。
  当今中国的大学正在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人文教育,如开设人文讲堂、建立各种艺术组织与文化中心、开展校内外济困扶危的公益活动、招募志愿者参与社会实践等等,旨在扩大学生的精神视野、关切社会难点、加强心灵修养与审美素养,同时深化校园里崇尚精神的人文氛围。尤其是理工科大学已经渐渐看到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性。这都是十分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