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小题,约10180字。

  机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2年1月襄阳市普通高中调研统一测试
  高一语文
  整理录入:青峰弦月
  本试卷共8页,五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请考生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非网评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密封线内,将考号最后两位填在登分栏的座位号内。网评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贴好条形码或将考号对应数字涂黑。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答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清洁。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和机读卡一并收回,按小号在上,大号在下的顺序分别封装。
  一、语言基础知识(共15分,每小题3分)
  1.加点字读音正确、其他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颓圮qǐ     衣钵bō    殒身不恤yǔn    蒸气机  通货膨胀
  B.淬火cuì    豁然huò   千乘之国chéng  照相机  精兵减政
  C.瞋目chēn   裙裾jū    桂棹兰桨zhuó   老俩口  乔装打扮
  D.流觞shāng  愀然qiǎo  溘然长逝kè     主旋律  浅尝辄止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每年三月,气温渐暖,街道两旁的白玉兰竞相绽放,成为襄阳古城里一道春意阑珊的美景,行人纷纷驻足观赏。
  B.郁达夫对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和“姿态”进行了细腻的描绘,读者读了《故都的秋》无不拍案而起,连声叫好。
  C.面对马路上摔倒的孩子或老人,一边是路人漠然而去,一边是好心人被诬陷,当今社会的公共道德和良知再次被严厉拷问。
  D.王灿想到自己生病落下很多课没上,不禁为期末考试担心以至落下泪来,同学们都过来劝慰她:“没关系,大家相信你的实力。不管出现什么问题,我们都会鼎力相助的。”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刘老师经常对我们说: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都和思维训练有关。
  B.未来房产税进一步推进的大方向已经明确,有关部门将思考怎样在中国进一步打造财产税?怎样使房地产调控在制度建设方面得到更多实质性推进?怎样抑制房地产在运行
  中间的泡沫等?
  C.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首度发布的“中国的对外贸易”自皮书宣布,截至2010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承诺全部履行完毕。
  D.一个人水平有高低,成就有大小,决定这一切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终身学习能力。
  4.下列各句,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作为语文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另类”思想更应该宽容与鼓励,从而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自由。
  B.从期中考试的失误中可以看出,我们所缺乏的,一是热情不足,二是方法不当。
  C.武汉至广州的高铁一等软座票价740元,而对应的普快列车硬座票价为140元,相比之下,普快列车硬座票价要低三倍多。
  D.劳动社会保障部将建立全国联网的工伤报告、治疗、康复、评残、结算“一条龙”的工伤保险医疗跟踪管理系统,以保障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物传记属于文学性传记,它的表现手法比较接近小说,不过其基本人物和情节必须符合真实性原则。但也可以运用想象手法,来恢复其失落的事件环节或细节。
  B.汉乐府民歌继承和发扬了《诗经》中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却又与《诗经》有所不同,《诗经》以抒情为主,汉代乐府民歌以叙事为主,是中国叙事诗成熟的里程碑。
  C.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强调真实,但又不同于新闻,作者可以对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也可以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就是一篇报告文学。
  D.《古诗十九首》是民歌体文人诗,艺术成就颇高,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它为“五言之冠冕”。
  二、现代文阅读(29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儒学既是安身立命之学,更是经世致用之学
  要想解答什么是儒学,先要弄清什么是“儒”?传统的解释:儒是一种职业,即从事“相礼”的工作。在古代,祭祀是一项十分普遍、十分重要的活动,而祭祀仪式离不开礼,要严格依礼来进行。祭祖、祭天、祭神等等祭祀仪式都有十分复杂的礼仪规定,一般人主持不了这样的仪式,非从事“相礼”的儒来主持不可。不仅如此,部落、国家的重大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也都有种种的仪式,儒的介入和参与,都是不可或缺的。儒在后来的演变发展中,其内涵逐渐泛化,一般的读书人、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皆可称之为儒。
  儒的如上考察和把握对于我们理解什么是儒学是有帮助的。那么,何谓儒学呢?从历史的角度看,儒学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其后绵延不绝、及今仍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