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小题,约11540字。
海 淀 区 九 年 级 第 一 学 期 期 末 练 习
语 文 2012.1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8页,六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憎恶(wù) 翘首(qiáo) 邮戳(chuō) 载歌载舞(zài)
B﹒鸟瞰(kàn) 霎时(chà) 绮丽(qǐ) 鲜为人知(xiǎn)
C﹒追溯(sù) 惬意(qiè) 膝盖(xī) 妄自菲薄(fēi)
D﹒木讷(nà) 剔除(tī) 隽永(juàn) 中流砥柱(dǐ)
2.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品味——品行
解说:两个“品”字意思相同,都是“品质”的意思。
B﹒妥帖——字帖
解说:两个“帖”字意思不同,“妥帖”的“帖”是“妥当、稳当”的意思;“字帖”的“帖”是“学习写字时临摹用的样本”的意思。
C﹒油然而生——栩栩如生
解说:两个“生”字意思不同,“油然而生”的“生”是“生长”的意思,“栩栩如生”的“生”是“活的、具有生命力的”的意思。
D﹒无缘无故——依然如故
解说:两个“故”字意思相同,都是“原来的、从前的”的意思。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中国最美的100首传世诗词》一书中每首诗词都配有一幅美妙的诗意图,形象阐释诗词内容,文图结合,可谓相得益彰。
B﹒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存有大大小小的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件,这些精美的作品,让前来参观的人们叹为观止。
C﹒我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发扬勇往直前的精神,遇到困难不退缩,就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D﹒某些官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注重短期利益,不顾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致使“水杉之乡”数千亩森林遭到大规模的砍伐破坏。
4.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起风了,风从沙漠那边来,那苍劲的沙枣,挺起古铜色的躯干,舞动起粗壮的臂膀,与狂风展开了搏击;那伟岸的白杨,拔地而起, ① ;那繁茂的榆柳,提起她们的裙裾,笑迎着扑面的风沙。这些沙海边的绿色啊,使人振奋,予人勇气, ② 。它们是对坚韧不屈的沙漠生命最好的诠释。
A. ①高昂的头转瞬蒙上了一层黄沙 ②给人安慰
B. ①高昂的头转瞬蒙上了一层黄沙 ②安慰着人们
C. ①在云空里傲视着将至的烟尘 ②给人安慰
D. ①在云空里傲视着将至的烟尘 ②安慰着人们
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坐在船上,看着两岸的风景,让人感到像是走进了徐徐展开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B﹒大学毕业后,你是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呢?还是投入到社会洪流中去建设祖国?
C﹒被误解时微微一笑,是一种素养,受委屈时坦然一笑,是一种大度,吃亏时开心一笑,是一种豁达。
D﹒北京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花期比1961年迟10天左右。
6.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人人都羡慕凤凰的光鲜亮丽,可是,谁知道它那炼狱般的浴火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