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山东省济宁鱼台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语文试题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版本:
鲁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74 KB
评级:
时间:
2012/1/11 15:32:21
下载:
本月:1 总计:5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26题,约10380字。
鱼台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
语文
一、基础知识(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狼吞虎咽(yān) 针砭时弊(biǎn) 聒噪(guō) 懵懂(měng)
B力能扛鼎(káng) 数见不鲜(shù) 暮砧(zhēn) 洿池(kuā)
C东船西舫(fáng) 歆享(yīn) 宵柝(tuò) 贿赂(lù)
D瞠目结舌(chēng)心宽体胖(pán) 谄媚(chǎn) 度长絜大(xié)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自怨自艾(yì)锲而不舍(qiè 潸然泪下(shān)如火如荼(tú)
B 前仆后继(pú)翘首远望(qiáo)拾级而上(shí 断瓦残垣(yuán)
C屡见不鲜(xiǎn)揠苗助长(yā)因噎废食(yē) 日臻完善(zhēn)
D为虎作伥(chāng)奄奄一息(yān)鳞次栉比(jié)弄巧成拙(zhuō)
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精神涣散 火中取粟 良辰美景 明察秋豪
B功亏一匱 墨守成规 不可明状 情投意合
C再接再厉 黄梁美梦 棉里藏针 鸦雀无声
D天伦之乐 飞扬跋扈 轻歌曼舞 美轮美奂
4.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貌和神离 各行其事 广袤 踌蹰
B瞋目 杯盘狼藉 甘拜下风 百无聊赖
C反馈 殓声屏气 慢不经心 别出新裁
D寒喧 五采斑斓 头晕目眩 戳穿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C.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D.露卡在美国算是穷人,经常得到政府机构的接济和帮助,但她并不总是拾人牙慧,而是主动为社会做些好事。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岗位培训改变了只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状况,一个人离开了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 。
②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的品质正在逐步地 。
③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 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
A.终止 蜕化 难免 B.中止 退化 难免
C.中止 蜕化 不免 D.终止 退化 不免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B. 《尚书》记载,东方的夷人部落民风淳朴,人们好让不争且取予有度,因此这个部落被称为“君子之国”。
C. 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为271.6万人。
D. 随着大运会的日益临近,深圳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迎接大运会已成为展现志愿者风采的广阔舞台。
二、(9分,每小题3分)
文质论
陶东风
“文”、“质”作为对举的观念范畴,源自《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本是就其理想人格“君子”发论,后世论者一般认为早在先秦时期,孔子便已注意到了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孔子所说的“文”,指的是外观形式的文采。孔子所说的“质”,有人认为指内在实质,即内容;有人认为仍然是指形式表现的质朴无文;也有人认为这两者其实是相通的,表现形式的质朴无文,是由内容的质朴所决定的。“彬彬”,或谓“文质相半之貌”,或谓“文质备也”,或谓“美盛”之义,文质彬彬,即文质并茂。尽管后人释有歧义,但孔子提倡“文质彬彬”,就是强调文质统一,则无疑义。文与质的关系,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就统一性而论,必有其质,方有其文,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矛盾性而言,文可以反作用于质,而对质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就构成了传统文论中的文质统一论。先秦诸子百家中也有把“文”与“质”的对立加以绝对化的说法,如道家、墨家和法家的理论实质有所不同,但都表现为重质轻文,甚至持“文灭质”之论。 “文”被看作人为外加的甚至是扭曲本然的虚假饰物,他们要求去文就质。这一极端化的“文质”说,影响远不及儒家传统文论的“文质”统一说。汉代的扬雄继承和发挥了孔子文质兼备的思想,认为只有“华”、“实”相副,才能体现君子风范,文质彬彬合乎礼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重文轻质的倾向,特别是六朝的文学创作,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六朝人把“文质”概念引入文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山东省聊城一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一模块考试卷 苏教版..
山东省聊城一中2010级第六模块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苏教版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山东省德州一中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竞赛试卷 人教版..
山东省德州一中2012年中考模拟试题 人教版
山东省德州一中2011-2012学年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人教版
山东省德州一中2011-2012学年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人教版
山东省济南一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鲁教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