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小题,约5640字。
上海市长宁区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三统一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可怜身上衣正单, 。(《卖炭翁》)
2.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
3. ,阴阳割昏晓。(《望岳》)
4. ,左牵黄,右擎苍。(《江城子•密州出猎》)
5.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俶尔远逝。(《小石潭记》)
6. 越明年, , ,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
送友人(唐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本诗中“自兹去”的意思是 。(2分)
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交代离别地点,描绘了清冷凄凉的送别场面。
B.颔联用“孤蓬”表达了对朋友漂泊无定的前程的关切。
C.颈联借“浮云”“落日”之景,抒发“游子”和“故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D.尾联“班马”意为“分开的马”,强调“马既如此,人何以堪?”,体现离别的怅恨。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2题(8分)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9.上面两段文字选自《 》,作者是北宋文学家 。(2分)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