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40字。
考点2 描写手法的技巧
诗歌中主要考查侧面描写中的渲染烘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细节描写、白描等。
1.渲染 对环境、景物进行多方面的描绘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
2.烘托 “烘云托月”,借助描绘别的事物突出主要对象。烘托又叫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表达不同的情感。
3.动静结合 对景物进行动景和静景的描写,有以静衬动、以动写静等手法。
4.虚实相生 实写就是正面描写,写现实中的真实景物;虚写就是侧面描写,写想象中的景象,写所感。
5.白描 绘画中的一种创作手法。用最简洁的笔墨,不加烘托和细致的修饰,直接描画鲜明生动的形象。
答题模式:
(1)指出诗歌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2)结合诗句分析描写了什么内容,是怎样描写的。
(3)说明这种描写手法的作用。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① 。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②,谙尽孤眠滋味。都来③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 ①香砌:指花坛。②欹:倾斜。③都来:算来。
本词下阕以“愁”为核心,请分析词人在下阕中是如何描写内心的无尽愁苦的。
答案 (1)夸张手法:“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肠已愁断,酒无由入,虽未到愁肠,已先化泪。运用夸张手法,比入肠化泪更进一层,愁情更是难堪凄切。
(2)细节描写:下阕先以一个“愁”字尽写酌酒垂泪的愁意,“枕头欹”,作者以极为简练的语言生动写出了词人挑灯倚枕独对灯寂然凝思的愁苦神态。 (3)融情于景:“残灯明灭枕头欹”,室外月明如昼,室内昏灯如灭,两相映照,渲染了低沉阴暗的氛围,表达了词人凄苦的情感。
(4)直抒胸臆:“谙尽孤眠滋味”,这句以独白式的语言直接表述了孤枕难眠的难言愁情。“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算来这怀旧之事,是无法回避的,不是在心头萦绕,就是在眉头攒聚。作者的内心独白形象地写出了无法排遣的愁情。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施肩吾[注]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注】 施肩吾,字希圣。北宋道士。自号华阳子。生卒年不详。少年习佛,博学经史,工词章,后 转而学道,隐居西山(在今江西南昌)学仙。
这首诗写出了四明山山高幽静的特点,诗人是怎样描写这一特点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 (1)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写出四明山的高:本诗第二句写手攀松桂在浮云中行走,侧面表现了四明山山高的特点。(2)用以声衬静的手法写出四明山的幽静:本诗三、四句写在“无人境”听到不知何处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