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60个字。
教师寄语: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我的母亲》导学案
湖北余林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胡适及作品,熟练掌握字词的音形义。
2.理清课文结构,熟知每部分内容。
3.揣摩语言,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分寸感。
4. 熟读课文,初步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体会母爱这种博大的情怀。
学习重点:
理清课文结构,熟知每部分内容。
学习难点:
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体会母爱这种博大的情怀。
课前预习案
一、反复朗读课文,将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写下来,并完成下列加点字词的注音。
宽恕()广漠()佃户()眼翳()质问()
侮辱()气量()管束()文绉绉()
二、为下列句子选择一个准确的词语,将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
(1)我母亲待人最(A.慈详B.仁慈C.仁义),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2)在这(A.广漠B.茫茫C.广大)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A.约束B.管理C.管束)过我。
(3)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A.请B.找C.央)一位邻舍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
三、搜集有关“母爱”的文章、诗句、歌曲以及胡适的文章和有关材料,先在小组内交流,准备展示,同时请填写下列空白。
有关母爱的文章:
诗句:
歌曲:
胡适,原名胡洪骍,字适之。安徽绩溪人。1920年出版第一部新诗集《》。本文选自《》,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下成长的几件事。
四、结合课文,按要求答题。
“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
诸葛亮、刘备是里的人物,你知道有关他们的成语或典故吗?试写几个。你还知道哪些文角儿的名字吗?写出几个。
五、你在预习过程中发现了哪些问题?请列举出来并进行探讨。
六、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选择一段你喜欢的文章,用你认为最合适的语气语调和节奏朗读给同学们听。
合作探究案
一、课文探究
1、请简要概括一下胡适眼中有关“母亲”的印象,并从文中找出依据。(提示:概括事件时请注意两个要素:什么人什么事。必要时还需要说明何时何地。格式可以参考:
(人)做了(什么事)
印象 依据
2、胡适对母亲怀有怎样的一种感情?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试举例分析。
胡适对母亲的感情:
3、你的母亲与胡适的母亲相比,有哪些异同点?你是如何评价自己母亲的?
相同点:
不同点:
你对自己母亲的评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