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小题,约9730字。
温州中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10分
一、基础知识(20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 纶巾(guān)胡诌(zōu) 呜咽(yè) 熨帖(yù)
B. 狙击(jū)拾级(shè) 没羽箭(mò) 跛脚(bǒ)
C. 炮烙(páo luò)慰藉(jiè)滂沱(páng) 冉冉(rǎn)
D. 粘贴(niān)韶光(sháo)忌讳(huì) 窥探(kuī)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组是()
A. 蠕动(rú)坍圮(tān pǐ)朱拓(tuò)摭拾(zhé) 按捺(nà)
B. 粗犷(kuàng)模样(mú)隽永(juàn)笨拙(zhuō)尸骸(hé)
C. 瘦削(xiāo)通缉(jī)敕造(chī)一泓(hóng) 蓊蓊郁郁(wěng)
D. 阜盛(fǔ) 拮据(jū)惬意(qiè)盥洗(gàn) 攒珠髻(zǎn)
3.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抱负作客他乡丰腴蜇伏
B. 坐落惟妙惟肖恢弘纨绔
C. 落寞铤而走险馈乏 榛莽
D. 苍桑汗流浃背杜撰恣意
4. 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 震憾攫取愁怅无尚光荣神彩飞扬
B. 精萃寒喧戕害一愁莫展顾盼神飞
C. 诀择炫耀诡密天网灰灰沸反盈天
D. 缘分松驰斑谰蘖根祸胎敛声屏气
5.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
(2)德国自身的经验表明,如果一个国家能够以“审慎和自省”的方式正确对待本国的历史,不仅不会失去朋友,将会赢得朋友。
(3)他并非不放在心上,他是抗拒,是排斥;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
A.乞求而且不以为然B.祈求而且不以为意
C.乞求反而不以为意D.祈求反而不以为然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五金厂一方面能急车辆厂之急,主动送货上门,保证材料供应;另一方面,车辆厂也及时把提高原件质量的意见提供给五金厂,使五金厂产品质量逐步提高。
B.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家利用节日大打价格战,在商场里,减价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非常诱人。
C.网络使人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获得、处理和存储丰富的信息,同时也增加了筛选的难度。
D.本市著名节目主持人杨凡和刘星一起前往边疆地区,参加扶持西部文化事业的志愿服务活动。
7.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皆为章回体小说,它们代表了我国明代文学的主要样式。
B.“四书”是由宋代的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合编而成的。
C.杜牧字牧之,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樊川别墅,世称“杜樊川”,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与李贺合称“小李杜”,“李杜”则指李白、杜甫。
D. 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祝福》选自《呐喊》。他还有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以及多部杂文集。
8.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B.后来我在一篇题为“合欢树”的文章中写道:“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
C.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D.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9.下列与“戍卒叫,函谷举”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B.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C.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B. 赢得仓皇北顾
C.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D. 可谓智力孤危。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1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甲)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乙)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
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苏辙《六国论》)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与:结交,亲附
B.洎牧以谗诛洎:及,等到
C.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事,成例
D.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阴:阴险,阴谋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洎牧以谗诛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二国委秦齐人勿附于秦
A.两个“以”意思不同,两个“于”字意思也不同。
B. 两个“以”意思不同,两个“于”字意思相同。
C. 两个“以”意思相同,两个“于”字意思也相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