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3道题,约7020个字。
密云县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初三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2012.1
学校姓名考试编号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8页,共六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试编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参差(cēn)妖娆(ráo)不逊(xùn )诘责(jié)
B.挫折(cuō)避讳(huì)轩敞(chǎnɡ)缄默(xiān)
C.坍塌(tān )挑衅(xìn )阔绰(chuò)相公(xiànɡ)
D.休憩(qì)饶恕(shù)游弋(yì)窗棂(línɡ)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尖酸膝盖声名狼藉
B.琐屑斟酌坚持不懈
C.颓唐戒心形消骨立
D.凄然营生煞有介事
3.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尽管有些地方的“政绩工程”看起来规模宏大,由于脱离了实际,弄得
劳民伤财,没有使群众受益,加重了群众的负担。
A.但是从而反而B.只是不仅并且
C.只是从而并且D.但是不仅反而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在美妙的旋律中,大屏幕上一一闪现出世博会159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电灯、磁悬浮列车、航天器……这一刻,“一切源于世博会”的理念得以彰显。
B.走进语言现场,应该开口说,主动发言、敏捷应对;应该用心听,在倾听中迅速捕捉有效信息,在倾听中准确把握声音内容。
C.文章要做到观点鲜明,必须对所论及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弄清楚问题涉及哪些因素?关键在哪里?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现这个问题的?
D.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陈涉仰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成为智慧的化身。
5.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雄伟的山,苍郁的树,苔染的石壁,青翠的竹林,都在江水中投入绿油油的倒影。,就连我自己也融在那闪闪的绿色之中了。
A.天空洒下落日的余晖B.湍急的河水推挤着船舷
C.整个世界五彩斑斓D.天空和地面整个绿成一片
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师说》——韩愈——唐朝
B.《竞选州长》——马克•吐温——美国
C.《藤野先生》——鲁迅——《呐喊》
D.《范进中举》——吴敬梓——《儒林外史》
答案:1B 2C 3D 4A 5D 6C
二、填空(共8分)
7. .默写(5分)
(1)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2)萧关逢候骑,。(王维《使至塞上》
(3)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4)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5)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答案:(1)一览众山小(2)都护在燕然(3)采菊东篱下(4)直挂云帆济沧海(5)谁家新燕啄春泥
8. 名著阅读(3分)
《孟子》是①经典之一。书中记载了②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其中《鱼我所欲也》提出了③的主张。
答案:①儒家②战国③舍生取义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公民选择“低碳生活”。学校就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9.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两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分别从这两则材料中提取信息。(4分)
【材料一】
所谓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实现“低碳生活”最根本的因素是人。每个公民都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改变固有的生活习惯,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并落实到吃、穿、住、行等各个领域。
【材料二】
关于“不同人群对低碳生活”的调查(共1000人)
认识与行为 低碳理念 生活方式 生活习惯
城
镇 初中学生 85% 65% 50%
做工人员 75% 70% 65%
退休老人 50% 85% 90%
从【材料一】中提取:什么叫低碳生活?
从【材料二】中提取:通过你自己的观察,任选一个角度,得出一点感受或结论。作答的格式是“因为……,所以……。”
10.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走进社区,进行现场采访。下面是对普通百姓的采访记录。请你从这些记录中找出一条不属于低碳生活的做法(答出序号即可),并简单阐述理由。(3分)
采访记录:
⑴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以满足人们的出行所需。
⑵鼓励居家使用电磁炉烧菜做饭,使厨房更加清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