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9道题,约5780个字。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
  第一学期初二年级期末试卷
  初二语文教研组
  卷首语:浩瀚的语文世界中,我们一路走来,且歌且行。我们吟诵青春,体悟人生,设计未来,探讨丰盈自我的途径……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一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从现在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阅读,写作,给每一道题每一个空格书写一个完美的答案。面对答卷,请多一份认真,多一份细心!
  一、 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老子二章》)
  2.烽火连三月,□□□□□。(杜甫《春望》)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5. 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表现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豁达情怀的诗句是:□□□□□□□,□□□□□□□。
  6.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借书上春莺争鸣,空中早燕衔泥,形象传神地将春回大地的盎然生机描绘出来的诗句是:□□□□□□□,□□□□□□□。
  7.《次北固山下》中借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8.《赤壁》一诗中用□□□□□□□,□□□□□□□曲折地反映他心中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和风流豪爽的胸襟。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 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10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9.本文作者是,时期著名诗人。(2分)
  10. 解释下列词(2分)
  ①要()②咸()③处处志之()④寻()
  1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文中哪些地方反映桃源人与外人“间隔”?(2分)
  12.“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源人叹惋的原因是什么?(3分)
  13.作者不仅描写了桃花源优美安宁,而且把它写得若有若无,亦真亦幻,从中我们可以体味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