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小题,约9160字。
养正中学、安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
语文试卷 2012-01-11
命题:林刚明 审核:汪波
本试卷分五大题。满分150 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愿乞终养。 (李密《陈情表》)
(2) ,响穷彭蠡之滨。 (王勃《滕王阁序》)
(3)昆山玉碎凤凰叫, 。 (李贺《李凭箜篌引》)
(4) ,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5)歌台暖响, 。 (杜牧《阿房宫赋》)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杜牧《阿房宫赋》)
(二)文言文阅读(l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6 题。
(曹)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择郡国吏木拙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①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
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
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
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窋②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 窋既洗沐归,间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乃者③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
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谥懿侯。子窋代侯。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④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节选自《史记•曹相国世家》)
【注】:①已:通“以”。 ②窋(kū):同“窟”。③乃者:先前,往日。④顜:jiāng,公正,严明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欲务声名者 追求、追逐
B.从吏幸相国召按之 庆幸
C.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 赶快
D.惠帝让参曰 责备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至何且死 B.乃请参游园中
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 乃谓窋曰
C.试私从容问而父曰 D.然无言吾告若也
守而勿失 顜若画一
4.下列各组句子中,均表明曹参“清净无为”的一组是( )(3分)
①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②择郡国吏木拙于文辞,重厚长者
③至者,参辄饮以醇酒 ④吏舍日饮歌呼
⑤亦歌呼与相应和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5.下列对原文意思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曹参在地位卑微时与萧何关系很好,但两人做了将相后,就有了隔阂。
B.卿大夫及下属对曹参不理政事有意见,但曹参没给他们张嘴劝说的机会。
C.当曹参儿子奉皇命劝说父亲要有所作为时,曹参怒斥并鞭打了儿子。
D.曹参与惠帝的一席对话打消了惠帝的疑虑,但曹参最终还是被惠帝体面地罢了官。
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
答: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 分)
自叙
杜荀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