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小题,约9210字。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说明: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⑴请按照题号顺序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写在另附的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在此试题
  卷上答题无效。⑵考试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⑶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
  卷、答题卷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岑寂(cén)  祚薄(zuò)  茶峒(tónɡ)     央浼(miǎn)
  B.潦水(liǎo)  镂空(lòu)  搠倒(shuò)    狭隘(yì)
  C.结实(jiē)    出岫(xiù)    盘桓(huán)    词藻(zǎo)
  D.涸辙(hé)   蕴藉(jí)     酒馔(zuàn)    舸舰(ɡě)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江渚   洗练    车篷     翔实    锱铢必较
  B.矫首   俏拔    熟稔     联袂    不俟雕琢
  C.喝彩   壶殇    溯源     披靡    哀声叹气
  D.辩护   拔擢    账薄     修葺    俊采星弛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们这些教师都是有思想的、很正派的人,受过屠格涅夫和谢德林的陶冶,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      了足足十五年!
  ②在这里我们仍然可以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      的形象。
  ③研发投资需要长期进行,不能      ,三星电机以前也有撤资的情况,但当时公司继续进行研发投资,所以现在获得了成功。
  A.挟制  钟爱  一挥而就          B.辖制 钟爱 一蹴而就
  C.辖制    喜爱    一挥而就          D.挟制    喜爱    一蹴而就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祖父明白翠翠为什么事情不高兴?便唱起摇橹人驾船下滩时催橹的歌,声音虽然哑沙沙的,字眼儿却稳稳当当毫不含糊。
  B.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 曹植《美女篇》 )
  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C.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 “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
  D.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读不通。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A.明知是违法的,但大多数商户还在销售“电视棒”,其根本原因是由利润高、销路好造成的。
  B.英国史特劳斯夫妇的三口之家严格坚持一套环保生活,过去一年,他们全家的垃圾总量只有区区一小桶,堪称英国“最牛环保家庭”。
  C.事故发生以后,省市领导作出重要批示,要千方百计救治受伤乘客,做好善后工作,确保社会稳定,避免不再发生类似事故。
  D.亲情是世界上最真诚、最温暖、最珍贵的情感,它伴随着我们的生命历程,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像阳光一样照耀在我们心灵的深处。
  6.下列关于名著及名家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纲纪不振,民不聊生。灵帝中平元年,张角兄弟发动黄巾起义。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刘备、关羽、张飞就是在看那招兵榜文时相识的。
  B.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对明月,奠长江,横槊赋诗,高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让我们看到一位慷慨豪壮、壮志凌云的历史英雄。
  C.堂吉诃德爱读骑士小说,满脑子尽是些魔术、比武、打仗、恋爱、痛苦等荒诞无稽的故事。他又十分迂腐,认为书上所写的都是千真万确的。于是,他想入非非,要去做个游侠骑士,“消灭一切暴行,承担种种艰险,将来功成业就,就可以名传千古”。
  D.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作品。尤以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闻名。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文学应有社会担当 
  陈树义
  文学发展到今天,大众消费文化风起云涌,价值观念多元共存,文学创作日趋边缘化,不少作家放弃人文立场,迎合世俗生活趣味,丧失了文学应有的精神格调。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文学面临的是社会承担与艺术追求之间的二元选择,那么今天,市场的加入无疑使文学的处境更加复杂,文学的走向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多种力量的角逐。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回到文学自身”的探索,在喧嚣浮躁的大众写作之后,当文学体验着“不可承受之轻”时,重新呼唤文学的社会担当和艺术坚守,不仅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而且也有着更加长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文学应当承担起反映社会生活和时代巨变的现实使命。毋庸讳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