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小题,约9490字。答案扫描。

  2012年宁德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
  整理录入:青峰弦月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本试卷分五大题,共12页。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6分)
  (1)         ,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离骚》)
  (2)暧暧远人村,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4)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5)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6)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之《兰亭集序》)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十六年,秦败我惰鱼,虏得韩将宦、申差于浊泽。韩氏急,公仲①谓韩王曰:“与国非可恃也。今秦之欲伐楚久矣,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赂以一名都,具甲,与之南伐楚,此以一易二之计也。”韩王曰:“善。”乃警公仲之行,将西购于秦。
  楚王闻之大恐,召陈轸告之。陈轸曰:“秦之欲伐楚久矣,今又得韩之名都一而具甲,秦韩并兵而伐楚,此秦所祷祀而求也。今已得之矣,楚国必伐矣。王听臣为之警四境之内,起师言救韩,命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使信王之救己也。纵韩不能听我,韩必德王也,必不为雁行以来。是秦韩不和也,兵虽至,楚不大病也。为能听我绝和于秦,秦必大怒,以厚怨韩。韩之南交楚,必轻秦;轻秦,其应秦必不敬:是因秦、韩之兵而免楚国之患也。”楚王曰:“善。”乃警四境之内,兴师言救韩。命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谓韩王曰:“不毂国虽小,已悉发之矣。愿大国遂肆志于秦,不毂将以楚殉韩。”
  韩王闻之大说,乃止公仲之行。公仲曰:“不可。夫以实伐我者秦也,以虚名救我者楚也。王恃楚之虚名,而轻绝强秦之敌,王必为天下大笑。且楚韩非兄弟之国也,又非素约而谋伐秦也。已有伐形,因发兵言救韩,此必陈轸之谋也。且王已使人报于秦矣,今不行,是欺秦也。夫轻欺强秦而信楚之谋臣,恐王必悔之。”韩王不听,遂绝于秦。
  秦因大怒,益甲伐韩,大战,楚救不至韩。十九年,大破我岸门。太子仓质于秦以和。
  (选自《史记•韩世家第十五》)
  【注】①公仲:韩国的相国。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以一易二之计也    易:交换
  B.将西购于秦    购:讲和
  C.韩必德王也    德:感激
  D.益甲伐韩    益:更加
  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两国谋士谋略的一组是(3分)
  ①今秦之欲伐楚久矣
  ②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
  ③警四境之内,起师言救韩
  ④因秦、韩之兵而免楚国之患也
  ⑤愿大国遂肆志于秦,不毂将以楚殉韩
  ⑥太子仓质于秦以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⑤⑥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故事的背景是韩国被秦国打败,损兵折将,韩王着急了,与谋臣商量,寻求解决危机的办法。
  B.陈轸提出,现在秦韩已经结盟,楚国一定要及早出兵,打破这个联盟,力争主动。
  C.陈轸对于如何应敌胸有成竹,楚王依计行事;公仲识破了陈轸的计策,韩王却被蒙骗了。
  D.不直接描写战争场面;却重在叙写国与国之间的谋略斗争,这是选文艺术上的主要特点。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赂以一名都,具甲,与之南伐楚。(3分)
  译:                          
  (2)已有伐形,因发兵言救韩,此必陈轸之谋也。(3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问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此词写于1182年。作者被罢官闲居信州后,在博山寺旁筑“稼轩书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