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020字。

  高新一中2012年高考备考试题题材分类荟萃
  语文组 高娜老师
  边塞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
  常用手法:1、对比衬托   2、景物描写  3、虚实相生
  1、(10年陕西卷)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
  2、(06天津)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凉州词(其一)
  张  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①,应驮白练②到安西。
  【注】  ①碛(qì):沙漠。②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1)“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
  答:                                                                                   
  (2)本诗运用了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1)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驼铃丁当清脆入耳。
  (2)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对比。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
  解析  本首诗是七言绝句,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首句描写了边塞傍晚下起雨,雨中的大雁飞得很低;二句描写新生的芦笋在雨中渐渐长齐。作者由远及近,由高到低,运用动静结合,描绘出一幅边城暮雨图。三、四句由一、二句写景到叙事,引出长长的驼队带着白绢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
  闺情诗
  ——犹是春闺梦里人
  常用手法:
  1、侧面描写   2、触景生情  3、心理刻画、无理而妙 
  3.(江苏省盐城中学2012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闺思
  张仲素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望夫词
  施肩吾
  手燃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尘生。
  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注】回文机:前秦符坚时秦州刺史窦滔被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