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祝福
鲁迅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
2.掌握作品倒叙式的结构方式及运用语言、肖像描绘人物的方法。
二、德育目标
1.体味鲁迅先生冷峻叙述中深沉的悲愤之情。
2.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同情弱者的高尚情怀。
三、教学重点
1.理解小说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含义。
2.分析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3.真切地体验祥林嫂的痛苦与不幸,关注她的命运,思考其悲剧的根源。
四、教学难点
1.祥林嫂的死到底谁是凶手?
五、教学方法
1.通过学生复述课文,教师指导他们概括小说的情节。
2.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分析祥林嫂的悲剧根源及“我”的角色意义等。
3.朗读精彩语段,体悟语言的深层含义及情感。
六、教具准备
1.多媒体投影;
3.电影《祝福》片段。
七、课时安排
3课时

八、教学步骤
[教学要点]
1、.整体感知,把握小说情节。
2、.讨论几次“祝福”景象描写的意义及作用。
[教学过程]
一、小说常识:
  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载。


        人物:外貌 语言 神态 动作 心理
小说三要素   情节: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尾声
        环境: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
二、欣赏小说的方法:
欣赏小说,可以相应地分为三个方面,即欣赏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体味其思想内容、生活情趣和艺术特色。而小说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欣赏的媒介,又是欣赏的对象。根据本单元学习重点的安排,主要应掌握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小说语言的方法与切入点。
欣赏人物形象,可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一是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欣赏小说的语言,必须细细咀嚼,细心品味,通过联系语境,想象情景,欣赏遣词造句的奇妙之处,领悟其言外之意、含蓄之美,初步感知作家的语言风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