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综合能力测试
(总分120,时量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或释义不正确的一组是 ( )
A.体无咎(jiù,灾祸)言 夙(sù,早)兴夜寐
踟蹰(chí chú,犹豫徘徊)
B.慨(kǎi)当以慷,忧思难忘 青青子衿(jīng)
何时可掇(duō) 越陌(mò)度阡,枉用相存
C.纤纤擢(zhuó,伸出)素手 脉脉(mò mò,默默地用眼神表达情意) 鸡鸣桑树巅(diān) 久在樊(fán)笼里
D.虽与府吏要(yāo约定) 赍(jī,赠送)钱三百万 伶俜萦(yíng缠绕)苦辛 磐(pán大而方的石头) 石无转移
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抱布贸(买)丝 洵(实在)美且异 纤纤擢素手(引、伸出)
B守拙(愚笨,不善于做官) 新妇起严(认真)妆 少无适俗韵(气韵、性格)
C.蒲苇一时纫(通“韧”,柔软而坚牢) 府吏见(被)丁宁 故(所以)作不良计
D.多谢(劝告)后世人 便言多令(美好)才 隰则有泮(通“畔”,边岸)
3、偏义复词可分两类:两个语素表示意义相反或相类,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昼夜勤作息 ②勤心养公姥
③我有亲父兄 ④逼迫兼弟兄
⑤其日牛马嘶 ⑥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A.①⑥/②③④⑤ B. ①④⑥/②③⑤
C.①⑤⑥/②③④ D. ①③⑤/②④⑥
4、我国诗歌常用赋、比、兴等表现手法。选出对下列诗句表现手法分类正确的一项 ( )
①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②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④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⑤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
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⑦紫红犍牛自带耧,闹革命的心思人人有 ⑧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A.③⑧/④⑥⑦/①②⑤
B.②③⑧/④⑤⑥/①⑦
C. ②③⑤/④⑥/①⑦⑧
D.②③⑤⑧/④⑥/①⑦
5、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全不正确的一组是
①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②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⑤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③⑤⑥ D.①③⑥
6、“相”“见”都有称代作用,下列几句中的“相”称代内容与“府吏见丁宁”“君既若见录”指代内容一致的一项是( )
A.会不相从许
B. 及时相遣归
C.好自相扶将
D. 登即相许和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简称《诗》,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体现了“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
B.《离骚》是屈原《楚辞》中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楚辞》运用楚地的民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C.汉东府既指汉朝掌管音乐的官府,也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辞。已继承和发展了《诗》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
D.陶渊明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饮酒》是他的代表作,诗眼“心远”二字,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他超脱世俗名利才能感受到的。
8.下面是一首对仗工整的古代诗歌,它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夜情景。分别选出最能表现该诗意境的词。
溪涨清风①面,月②繁星满天。
数只船③浦口,④声笛起山前。
①A.吹 B.掠 C.袭 D.拂
②A.落 B.圆 C.明 D.上
③A.停 B.依 C.横 D.到
④A.声 B.有 C.几 D.一
① ② ③ ④
9.下面一段文字的尾句应该是 ( )
东坡酷爱西湖,尝作诗云:“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识者谓此两句已道尽西湖好处。公又有诗曰:“云山已作蛾眉浅,山下碧流清似眼。”余谓此诗又是为西子写生也。 。
A.要识此诗,但看西湖;要识西湖,但看西子
B.要识西湖,但看西子;要识西子,但看此诗
C.要识西子,但看此诗;要识此诗,但看西湖
D。要识西子,但看西湖;要识西湖,但看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