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福建省安溪蓝溪中学2011-2012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94 KB
评级:
时间:
2012/2/28 10:09:16
下载:
本月:1 总计:11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20题,约9670字。
安溪蓝溪中学2011-2012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
王流笔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注意:1.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前请先将自己的校名、班级、姓名、座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左边的密封线内。
一、古诗文阅读(42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_______,是知也。”(《论语•为政》)
(2)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_______,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3)子曰:“岁寒,____________。”(《论语•子罕》)
(4)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____ ________,不处也。(《论语•里仁》)
(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__________,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7)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论语•为政》)
(8)往者不可谏,__________(《论语•微子》)
(9)已所不欲,__________(《论语•颜渊》)
(10)__________,能使枉者直。(《论语•颜渊》)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7题(30分)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①。”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虽回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篇》)
2.下面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论语》这一章阐述了孔子“克己复礼为仁”的主张,据《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可见“克己复礼”是孔子以前就有的古语,儒家用之作为一种自我修养的方法。
B.仁是儒家学说中含义非常广泛的一种道德观念。包括了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内容,而核心是指人与人的相亲相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实行“仁”的主要方法。
C.“礼”,人类社会行为的法则,标准、仪式的总称。包括了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长期形成、又为大家所共同遵守的一整套的礼节仪式;人们相互之间表示尊敬谦让的言语或动作,也包括社会上通行的法纪、道德和礼貌。
D.孔子以礼来规定仁,认为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克己复礼为仁”,即:人们的言语行动都能符合礼的规范,就是仁。实行仁,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谈到自己虽然不聪敏,但请老师孔子让他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3.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按礼的要求来克制、约束自己,就可以使人人成为君子,全社会也就可以弘扬仁道,实现理想的大同世界。
B.“仁”作为道德意识和人文精神的外化,具有约束性的特点。
C.“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
D.孔子一贯主张以礼驭情,以礼约束自己言行,使自己的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符合礼的规定,即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
4.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以仁来规定礼,认为依仁而行就是礼的根本要求。
B.“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就是说行仁德全在于自己,不在他人。表明了孔子对待人生所采取的积极进取态度,一个人能否为“仁”根本上在于自身能否自觉做到“克己复礼”。
C.“克己复礼”的“克”是克制、约束、抑制的意思。“己”,自己,这里指一己的私欲。“复”的意思是回复。
D.仁是儒家学说中含义非常广泛的一种道德观念,包括了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内容。孔子对不同学生关于仁的回答,具体也不一样。
5.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
B.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
C.孔子认为,仁应以礼为基础,礼应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
D.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
6.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克己复礼就是克制自己,一切都按照礼的要求去做,孔子认为,一旦大家这样做了,天下就可以归于仁道。
B.孔子认为,仁德的修为,既要靠自己来实行,也要依靠别人的检查督促来完成。
C.孔子用克己复礼来回答颜渊所问的“仁”,实际上就是强调人们要通过道德修养来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
D.这一章,孔子以礼来回答“仁”,实际上就是用礼来规定仁,在他看来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
7.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礼”与“仁”具有怎样的关系?(请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8. 结合选段,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于孔子提出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理解。 (4分)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
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
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①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
子曰:“噫!斗筲②之人,何足算也?”
(注)主①硁硁(keng):浅薄固执。②斗筲(shāo)之人:指见识短,气量狭小的人。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福建省漳州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人教版
福建省漳州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人教版
福建省2012高考语文基础训练3 通用
福建省武夷山市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人..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2011-2012学年七年级语文半期考试题 人教版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年下学期期初语文试卷 人教课..
福建省漳州八中等五校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初联考高三语文试卷..
福建省安溪八中2012届高中毕业班2月份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人教课标..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一中2011-2012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科第五单元《..
福建省龙岩四中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人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