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题,约6020字。
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请同学们注意卷面整洁优美,另附书写分3分,满分不超过100分)
一、积累运用(含1~7题,共 22 分。)
1.将下列语句认真誊写在方格内。(2分)
想象是人类腾飞的翅膀。
2.在下面语段的括号中写出相应的汉字和拼音(2分)
翻开七年级语文课本,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打开文学之门,浏览新鲜的景物,探求未知的天地;往事依依会让你想起镌( )刻在心头的金色记忆;民俗风情闪耀着传统文化的熠熠光辉;朱自清等著名作家为你展示了一幅幅四季景色的美丽画卷,徜徉( )其间,不禁心旷神怡;伽利略等科学家zī( )zī不倦的探索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愚蠢的皇帝赤身裸体参加游行大典的滑jī( )的故事,让我们回味无穷……
3.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漫不经心 兴高采烈 走头无路 害人听闻
B.闲情逸志 不耻下问 喜出忘外 持之以恒
C.花枝招展 千姿百态 一事无成 诲人不倦
D.茅塞顿开 孜孜不倦 轻飞漫舞 承前起后
4.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2分)
(1)教授们宣布说,所有科学上的问题最后都被亚里士多德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无论何时,如果一个学生敢于对一条教条式的说法提出异议;教授只需引用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就可以结束争论 :导师已经指示过了。
“一劳永逸”本义: 。
“一劳永逸”在语境中的意思是:永远地解决了,决不允许别人再作修改
(2)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村风乡俗中,四时二十四节色彩缤纷,而最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风味的,却是二十四节之外的春节。
“色彩缤纷”本义:形容颜色繁多复杂,非常好看。
“色彩缤纷”在语境中的意思是:
5.下面是某同学在电话中给小明说的一段话,请按要求对加序号的句子进行修改。(2分)
小明,①你马上立即给我校文学社刊写篇稿子吧!同时,还要请你在班上发动同学积极投稿。来稿文体不限,提倡创新,②以不少于600字左右为宜。文章写好后请交到校刊编辑部,也可直接交给我。
1第①句有一处用词重复,应删去的词语是 。
2第②句自相矛盾,应改为 。
6.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欣赏是一缕春风,染绿荒芜的山冈; , ;欣赏是一汪甘泉,浇灌枯竭的希望。
7.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请根据下列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10分)
①晴空一鹤排云上, 。(1分) (刘禹锡《秋词》)
② ,可以为师矣。(1分) (《〈论语〉八则》)
③ ,草色遥看近却无。(1分)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1分)(《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⑤天上的明星现了, (1分)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⑥ 《浣溪沙》中体现出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的句子是:
, , 。(1分)
⑦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 (1分)
⑧月亮是中国人心中永恒的情结。
中秋月明,诗人王建望月而问“ , ”,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挚友远别,谪仙李白借月寄情“ , ”,一颗真心明月可鉴;阅尽沧桑,文豪苏轼咏月抒怀“ , _”,此番超然旷达古今几人能有?(3分)
二、阅读理解(含8~21题,共29分)
(一) 阅读下面的古诗(2分)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8.选出下面表述有错误的一项:( )(2分)
A.上片写晴,下片写雨,场景变化但过渡自然。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巧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朴素通俗。
C.“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写出了夏雨乍起,作者的焦急和无奈。
D.这首词形象地描绘了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生活的感情。
(二)阅读《三峡》及选文《夏日赏荷》(完成9~13题,共11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